贾汪“五级主防”体系擦亮“平安底色”
2025-09-24 22: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野 张康  
1
听新闻

  今年以来,徐州市公安局贾汪分局锚定“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以分局基础管控中心为大脑,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枢纽,以警务室为阵地,以待警点为触角,以闪灯点为细胞,创新打造“五级主防”体系,全面升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数据赋能精准防控

  8月20日,贾汪分局基础管控中心在日常警情研判中发现,老矿派出所辖区一家台球厅存在异常活动迹象,疑似涉嫌赌博。线索秒级推送至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后,该窝点被迅速捣毁。

  作为“主防”体系的指挥大脑,基础管控中心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以基础要素管控平台为支撑,构建“每日跟踪盯控调度、每周分析研判、闭环处置”三项机制,实现预警更灵敏、处置更高效。

  “中心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基础工作可量化、可控制、可回溯、可评估,社区民警可每日对社区的人、事、地、物、组织进行自主核对,直观发现问题和隐患,真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贾汪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李亚辉介绍,通过对各类基础信息的全要素汇聚与智能化分析,为一线实战提供全方位的数据赋能。

  自升级以来,基础管控中心配备了多功能电子大屏及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基础工作“一屏总览”、治安态势“动态感知”。截至目前,已实现对辖区内303家重点场所的系统摸排和动态管控。

  此外,贾汪分局综合考量地域面积、治安状况、人口结构等因素,精心制作辖区防区图,将全区132个行政村(居)、3个景区和1所高校科学划分为47个防区,涵盖农村、镇区、新老城区及景区等不同类型,为精准布警、精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警务前移布警筑哨

  “离得近,就顺路来问问,没想到真是骗子!”6月15日,贾汪区某企业职工刘先生在网上看中一辆二手车,卖家要求先付一半定金并承诺送货上门。刘先生心存疑虑,来到工业园区派出所武珞警务室咨询,经过民警的研判查证,及时避免了财产损失。

  社区民警刘锦鹏介绍,武珞警务室辖区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7家,新兴产业集聚,人员结构多元,管理需求复杂。为此,警务室创新建立“2+2+N”工作模式,由2名民警、2名辅警,联动社区治保主任、网格员及企业代表共同组成群防群治团队,并选取5家重点企业设立待警点,配备一键报警和巡更打卡功能,民警每日沿线巡逻,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警务前移,主动预防。贾汪分局按照“一室一品”标准,聚焦服务企业、学校、景区、老旧小区和治安复杂地区等不同特点,对全区29个警务室进行全面整合,着力打造武珞、大学路、广场、后寺、凤鸣5个样板警务室,并设置39个待警点和263处闪灯点。

  “这些待警点和闪灯点的覆盖,让老百姓步行5分钟,就能见到公安元素,既提高见警率,也方便群众求助,实现警务服务‘零距离’。”贾汪分局治安大队长李东成介绍,待警点全部安装统一标识、标牌和灯箱,实现一键报警、巡逻打卡、语音提示、人脸识别等功能,再结合闪灯点,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

  闭环管理定分止争

  近日,贾汪分局大泉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发现辖区某养生馆与顾客多次发生交易纠纷,便及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反复进行调解,最终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万元,有效避免矛盾升级。

  针对隐性矛盾排查不足、联动化解不够等问题,贾汪分局依托“五级主防”体系,围绕矛盾纠纷、警情案事件等要素开展调研,梳理出10个治安复杂社区,并出台《治安复杂社区主防工作规范》,由分局党委成员分头包挂整治。截至目前,已治理突出治安问题16个,推动化解矛盾纠纷122起。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中,贾汪分局紧贴“乡俗、乡亲、乡情”,邀请德高望重的社居干部、老党员等参与调解,用老百姓的“法儿”平老百姓的“事儿”,在情、理、法中寻找最佳平衡点。同时,强化对已化解矛盾的定期回访和效果评估,动态调整风险等级和化解策略,严防问题反弹、矛盾复发。

  “乡村是社会稳定安宁的基础,也是矛盾纠纷易发地,为提升化解效能,我们建立健全‘研判预警、层级包挂、化解运行、长效问责’四项机制,致力形成从源头预防到多元化解再到反馈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贾汪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钟状说,结合“访民情·解民忧”集中走访活动,民警灵活运用走村入户、进圈入群等方式,对全区132个村(居)的矛盾纠纷进行“清仓见底”。 

(王野 张康)

标签:警务室;分局;矛盾纠纷
责编:滕方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