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双节 盛世明月照江南|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百年后“回家”了
2025-10-09 22:5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梓扬  
1
听新闻

20世纪初制作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

  国庆中秋假期,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内人头攒动。“去看塔——从城市地标到世界记忆”特展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十周年之际正式启幕。该展是首个系统性呈现中西视角下大报恩寺琉璃塔形象的专题展览,得到来自全球7个国家、26家机构的支持,通过文物、文献、影像、数字艺术等多种形式呈现,多件珍稀藏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展出。

  大报恩寺琉璃塔建成后,被无数次吟咏、描绘、传颂。17世纪,琉璃塔“南京瓷塔”的美名在西方广为流传,1856年被毁后,成为难以忘却的“文明记忆”。

  国庆前夕,由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孩子们制作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箱,时隔110年首次返回中国,回到大报恩寺遗址原址。“1864年,德国传教士葛承亮来到孤儿院。这位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极为仰慕,从名字便可看出其寓意是‘承袭诸葛亮’。他认为,不仅要保障孤儿们的衣食温饱,还应让他们学习技艺。”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葛承亮在担任木工部副主任期间,接到一份要求制作84座中国各地宝塔模型的订单,于是他带领孤儿院的孩子们共同开始了这项工作。然而,就在订单即将交付时,西方爆发经济危机,买家消失不见。为不让孩子们失望,他自掏腰包,用一年多的时间带领约300名“小工匠”完成了订单。

  1915年,包括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在内的80余座模型被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并获得最高荣誉“甲等大奖章”。此后,部分模型被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收藏,部分被个人收藏。直到2024年,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才在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塔游记”特展中再次现身。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说:“我们从宣传信息中了解到新加坡展览展出了琉璃塔模型。随后,我们与收藏模型的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取得联系,推动该琉璃塔模型回归中国。”

  社会的多元参与也不断助推文化遗产在当今焕发新生。现场,去年首届“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的获奖作品《记忆生花》《叩今铃·见古风》《禅韵南都》首次落地展出。《记忆生花》主创李昱莹表示:“每个时代都用最好的方式去建造大报恩塔,而我们这一代,希望用数字创意让它继续生长。”

  “琉璃塔虽已消失,但它作为文明的记忆与城市精神的符号,仍能激活公众的集体记忆。”王文溪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性梳理与再现,让观众重新感知琉璃塔的历史与价值,推动社会共同保护与传承。”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文/摄)

标签: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博物馆
责编:滕方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