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南京颐和路11片区成为游客赏秋、休闲的一方诗意天地。国庆主题活动“颐和风物诗”在此热闹开展,艺术展览、音乐诗会、手工世界精彩纷呈,带人们探索精彩秋天。
萨克斯独奏、流行歌曲演唱、吉他弹唱……从颐和路走过,11片区露台上传来的熟悉音律总会吸引游客走进梧桐院落,一览颐和的秋意。写满诗的云朵气球、枫叶形的地贴、模拟“风”形态的异形镜面诗歌板等氛围布置,邀请人们在秋风中发现生活里的诗意。
“16岁,和朋友在10月初浪漫的南京,愿以后每个秋天都顺心如意”“一杯枯荣,新芽降落”……在“落叶成诗”共创装置前,人们捡拾片片梧桐落叶,用彩笔写下心情,投入心形玻璃箱。
在自然手作市集里,大小朋友围坐一圈,手中捏着黑胡桃、南酸枣等各色种子材料,凿孔穿线,乐在其中。摊位老板“豆包菜”说,所有配件都是来自大自然的植物种子,因而制作出来的手链、挂件独一无二。“相对于成品,大家还是更喜欢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制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意和专注也让人动容。”
一首诗是否也可以是一件作品?两年前,诗人、作家鲁羊提出心中困惑:一首单曲、一幅画作,都可以独立成为作品,而一首诗为什么非要与其他诗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本作品?如今,颐和路街区推出的“风物诗集”亮出了答案。现场,以鲁羊诗歌为主题创作的系列装置作品首次与公众见面。《周村的菩提树》《问候》《悬而未决》……每一首诗都被刻在黑檀木上,配以相应的版画,形成一本厚重的“书”。
文化艺术植根于生活才有持续的生命力。颐和路街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颐和路街区国庆主题活动突出一个“诗”字,意在传递一种理念:艺术没有那么遥不可及,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活动将诗歌与手工巧妙串联,烘托秋天氛围,呼应双节佳期,让大家在颐和路有吃有玩有诗有音乐,一起美好共处。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