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丝”在这里向阳生长
邮储“活水”滋养射阳特色产业
2025-09-29 22:1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东海  
1
听新闻

  一朵花开出满地金,味香且价值多元,洋溢富民芬芳。

  一根丝串起产业链,纤细却韧性十足,尽显科技分量。

  而金融活水的润泽,让一朵花的根须愈发茁壮,让一根丝的延展更加自如。

  9月下旬,记者来到盐城市射阳县,看到滋养这座城的射阳河水依然丰沛,也感受到当地特色产业向阳生长的生命力。

  菊花生金:“向地扎根”+“多元生长”

  透明水杯里,一朵金丝皇菊在沸水浸泡下“盛开”,两粒玲珑鲜艳的枸杞点缀其中。健康、清雅、自然,在一杯茶中实现和谐共生。

  秋分时节,江苏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鹤乡菊海产业园”)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展馆内,萦绕着古朴沁人的药香。馆外,千亩菊花正处于绽放前的“最后静默期”。

  “你们来早了一些,再过十几天,我们这里就是一片花海,热闹得很。”鹤乡菊海产业园负责人张辛东说。

  鹤乡菊海产业园位于“中国药材之乡”洋马镇境内,由射阳国投集团、洋马镇、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共同投资建设,是一个以菊花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文旅融合型园区,也是当地菊花产业持续蝶变的重要“策源地”。

  “花”与“园”如何相辅相成?在张辛东看来,产业园最重要的是以“菊”为媒、以“花”为介,做好探索求新与示范引领,让菊花“红”起来,把标准“立”起来,使附加值“高”起来。

  近年来,鹤乡菊海产业园围绕观赏菊,引进培育地被菊、切花菊、标本菊、多头菊等品种800余个,让菊花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花”;与高校合作成立“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制定《苏菊药材标准》《菊花育苗技术规程》等,让菊花种植培育有“技”可循;聚焦食品、护理、日用品等系列,先后开发菊花茶饮、菊花泡腾片、菊花香皂等产品,以深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

  “我们还聚焦菊花的‘根茎叶’,研发高端绿色的鱼饲料产品,反哺射阳养殖产业。目前研发工作已经完成。”张辛东表示。

  与此同时,鹤乡菊海产业园主动拓展“农文旅体”融合的产业生态。建设中医药主题文化馆,打造“四分马”赛事,举办各类研学活动……一朵花,在这里变得有颜值、有味道、有财富价值、有文化内涵。

  花须叶扶,也需“水”养。菊花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甘霖的滋养。作为深耕地方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射阳县支行持续推动“服务下沉”,助力洋马镇菊花中药材一路向“新”。去年,该行为射阳国投牵头的洋马镇药材种植综合配套项目提供1.3亿元信贷支持。

  菊花产业想要常青,既要扎根园区,也要植根于“民”。

  “你们看看,这就是我们对农户的承诺。”来到主要从事菊花、辣椒等农产品种植的射阳县戊辰辣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育洲首先将一份保险合同展示给记者。

  “我们坚持为菊花种植上保险,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为农户托底,让合作社200多农户吃上‘定心丸’。”董育洲说。

  作为“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董育洲坚信只有保护好广大种植户,菊花产业才会有牢固的根。近年来,他在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的支持下,与广大种植户一道,推动菊花产业多元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邮储银行射阳县支行持续为董育洲的事业“供血”,信贷金额从2020年的50万元,提升至目前的500万元。

  “有了资金支持,我们才能和一些大公司谈合作,我们的菊花才能销路无忧。”邮储银行陪伴式、应需式的服务,给足了董育洲底气。对此,他十分感恩。

  小菊花,大引擎。如今,洋马镇菊花产量占全国市场的70%,亩产平均收益6000元以上,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镇。

  “织”造先机:技术“领航”+资本“护航”

  机械手臂张弛有度地挥舞,将纱锭两个一组拎起、移动、排列整齐;技术工人紧盯电子屏,认真对照颜色、材料、重量等信息数据……走进上海题桥江苏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题桥纺织”)智能染色车间,记者看到一派人机协作的现代化工业气象。

  题桥纺织位于射阳县临海镇纺织染整产业园,是一家集染纱、丝光、针织、染整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85%产品直接或间接出口国外,“题桥色纱”品牌享誉国内外市场。

  “我们的发展可以说蹄疾步稳。去年营业收入6.26亿元,今年得益于柬埔寨的订单增量,前8个月同比增加1个亿的销售额,全年销售额预计超7.5亿元。”题桥纺织财务总监陈欣怡告诉记者。

  是何因素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效率、技术是重要双驱。

  “‘效率就是生命’虽是一句老话,但绝对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金科玉律。”陈欣怡介绍道,纺织业务拓展就是一场质效“赛跑”,哪个企业能率先出样并达标,就能获得订单。关键就是要“先人一步”。

  面对质与效的考验,题桥纺织是妥妥的“优等生”。“我们可以做到14天出样,而行业平均水平是25天到一个月。”陈欣怡说。

  高质效背后,是题桥纺织对技术创新的孜孜以求。企业拥有1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一年研发投入近3000万元,现有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

  有了“硬核”技术,题桥纺织就能够针对客户需求迅速做好“逆向研究”,短时间分析出样本面料的成分和织造工艺。面对混纺面料染色等技术难题,也可以游刃有余地攻关,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巩固发展的“护城河”。

  科技型企业始于科技、兴于产业、长于资本。

  陈欣怡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工资、水电费、污水处理投入等所有加起来,企业一个月要有2000万元才能运营。”在她看来,企业创新发展的路上,需要技术“领航”,也要资本“护航”。

  在此方面,邮储银行射阳县支行向题桥纺织提供了1亿元授信,并全部放款。合作中,该行聚力打好“项目贷+流动资金贷”的服务组合拳,并积极为企业员工定制代发工资、个人信用卡等综合金融服务。“在邮储银行,企业资金需求得到了面面俱到的关照。邮储的信贷服务效率高,利率低,只有2.5%。”陈欣怡说。

  据了解,双方目前正商讨开展跨境融资的合作,推动题桥纺织跨境发展更入佳境。

  蜿蜒曲折的射阳河,从远古奔腾而来,塑造了这片土地的独特气质。而汩汩流淌的金融活水,也在不断融入当地特色产业的“大动脉”与“微循环”,让这座城迸发出向阳而生、向新求质的勃勃生机。 

(江南时报记者 张东海)

标签:菊花;扎根;多元生长
责编:滕方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