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背后的“守”艺人
春节将至,对南京人而言,过年少不了买一盏花灯。近日,江南时报记者走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只见小小的灯彩展区内摆满了精致灵巧的花灯,80岁的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彩代表性传承人曹真荣正在赶制龙年花灯,不时有游客驻足观摩。
蘸取一抹金黄的颜料,在泡沫塑料上涂抹延展,冬日的阳光将略已成型的龙爪照得锋利耀眼。曹真荣边填色边向记者介绍,他的家族做花灯有100多年,自幼耳濡目染的他,痴迷花灯制作也已70年。
“秦淮灯彩综合吸收多种传统艺术,要经过劈、锯、裁、剪、削、熏、烘、烤、熨、浸、染、扎、裱、绘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曹真荣的桌前摆着古朴典雅的荷花灯,小巧玲珑的兔子灯,最吸睛的还是应景的龙灯,年味一下子就浓了。
“龙爪和龙腿做起来很费事,手工劳动需要提高效率,我想到一个省时的法子,用泡沫塑料模具先将形状敲出来,再作色。龙腾飞在莲花灯之上,团团圆圆,富有美感。”为达到省时省工又不失灵韵的效果,曹真荣花了不少心思,在他看来,张牙舞爪的龙形象在过年并不合适,要把“凶”气藏去,显得“和”气。
“荷花灯的渐变花瓣需要晕染,龙鳞也要一片一片裱糊上去。”曹真荣说着,拿起另一个在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中获奖的作品向记者介绍,“像这么一条龙设计起来要动一番脑筋,作图、备料、搭架、黏合……一个礼拜才能完成一个。”
由于订单多、时间紧,曹真荣的压力不小,每天忙到夜里三四点钟才睡觉,早上七点钟起来接着干。过年期间,全国各地一百多家扎灯艺人要将作品送到南京展出,他觉得这也是对南京本土扎灯艺人的督促。
秦淮灯彩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中国传统灯彩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融南北灯彩特色于一处,承载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蕴含着历代南京人民的真挚情感和审美理念。
近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备课占据了曹真荣很多创作时间。“南师附中、南京九中等中小学校都非常重视,也有许多大学开班,与中小学不一样的是,大学开设的工艺班可以培养专业人才,进而从事这个行业。南京早年就被称作‘中国民间灯彩艺术之乡’,但现在很多灯彩产业被外来公司承包,我希望能多培养专业院校的人才,恢复和发扬南京本土灯彩市场。”
曹真荣在甘熙大院、钱家渡均有工作室,小西湖有手工作坊,还在诸多社区开设孵化基地,培养残疾人做花灯。“光雨花台区就走访了18个社区,一个社区培养10个人,就有180人。我手把手教他们剪铁丝、糊纸张,按劳取酬,残疾人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的手也腾出来了。”
说罢,他掏出厚厚一本自己编写的《秦淮灯彩扎制技艺》,书上写道:“把一生的技艺归纳成四元素,选材、扎制、裱糊、装饰为一体,文字和画面一看即通,打破传子不传女的风俗,面向广大群众,特别是辅助残疾人就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非遗。”
2006年5月20日,南京市申报的秦淮灯会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的秦淮灯会都人山人海,吸引了全国游客前来观看。但令曹真荣遗憾的是,这些作品背后鲜有秦淮灯彩艺人的身影,大多由四川自贡的工人扎制。
“1993年,南京市政府就提出,我们的灯彩有陆上的、水上的、室内室外的,但没有空中的,我们要做空中的灯彩。”曹真荣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上世纪90年代在玄武湖的演出,只见水面上一龙一凤在空中飞舞,好似夜光风筝。“上世纪的南京无线电厂全国闻名,当时的红外线、声控等技术就已成熟。现在全世界在做的一些灯彩,南京30年前就做出来了,潜力比想象中大得多。”
“形、色、声、光、动、趣,这六个标准少了一样就少了那股‘南京味儿’。我要进入校区,把余生的力量发挥出来,一心培养南京的扎灯专业艺人。”曹真荣的心里有着一杆秤、一把尺,他希望来年能压缩备课时间,多留些时间做原创,把自己的技艺、特色真正拿出来。
岁月在他的手上留下无数痕迹,但只要人们喜爱手工花灯,他就会一直扎下去。“岁数大了,不留点作品下来,对不起后人。别人都在提高,我们作为‘老人’也要跟紧步伐,希望2024年能拿出好的作品。”曹真荣说。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邓雯婷)
扫一扫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