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行动”为幸福安康“加码”
2024-02-04 22:0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海盈  
1
听新闻


“八项行动”为幸福安康“加码”

  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1.3倍;2024年底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9%;改造提升120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月3日,2024年江苏省民政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谢晓军介绍,今年,江苏民政部门将实施“八项行动”,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更好推进“幸福民政365工程”落地见效。

 

  “一老一小”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

  去年,江苏民政部门采取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推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实现新提升。一幅幅民生幸福的愿景图变成江苏大地上可观可感的实景图。

  “一老一小”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快“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共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运营各类老年人助餐点8145家,为330万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创建55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再次对全省民营养老机构发放一次性纾困补贴1.25亿元。25家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全部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改造提升并投入运营120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爱心暑托班”公益项目服务特殊儿童7万余人。推进“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建设,命名30个社会践习基地示范点,服务未成年人73.5万人。

  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4.6万人、城乡特困人员20万人,低保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47元;开展临时救助16万人次。全省将23.6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纳入定期探访关爱机制;关爱保障困境儿童47.13万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惠及73.7万人、75.7万人;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2.2万余人次,成功寻亲355人。

  “融合共治”改革全面深化。深入推进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和智慧社区建设,开展城乡社区“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省登记社会组织7.6万个,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452个,开展就业服务活动2329场次,推动会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9万个。全省共有注册志愿者2200万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2.5万人,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2023年福利彩票累计销售 133.15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38.71亿元。

 

  组织实施“幸福民政365工程”

  “幸福”,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江苏民政部门将紧扣增进民生福祉,组织实施“幸福民政365工程”,奋力建设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即聚焦主责把握三大主攻方向。要聚力“惠民生”,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履行兜底保障职责;聚力“优服务”,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履行牵头统筹职责;聚力“助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履行服务保障职责。

  “6”即创先争优打造江苏民政高质量发展“苏扶助困”“苏适养老”“苏童成长”“苏社有为”“苏慈大爱”“苏服万家”等“六苏”品牌。

  “5”即凝心聚力实施五大赋能举措。要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促转型、守底线,实施文化铸魂、法治立规、人才强基、智慧提效、安全筑底等五大赋能举措。

 

  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江苏将实施“八项行动”,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优化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

  一是实施兜底保障夯基行动,强化提质增效,加强动态监测,提升救助效能,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1.3倍。二是实施老龄事业协同行动,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老龄工作统筹协调,推进老龄友好社会建设。三是实施养老服务提质行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强化综合监管效能,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改造提升50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和10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2024年底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9%。四是实施儿童关爱守护行动,提升特殊儿童群体关爱服务质量,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管理服务,切实强化儿童福利保障。按照示范性标准改造提升120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五是实施社会组织培优行动,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引领,完善社会组织治理体系,规范社会组织建设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功能作用。六是实施公益慈善促进行动,拓展慈善参与渠道,营造慈善发展氛围,强化慈善综合监管,做好福利彩票发行工作。七是实施地名文化保护行动,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加强地名规范管理和文化保护,深化平安边界建设。八是实施专项事务便民行动,提升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服务效能,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婚姻登记管理服务,强化残疾人关爱服务。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标签:关爱;行动;未成年人保护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