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伊始,暖意涌动。近日,由江苏大学流体中心、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联合其一村关工委共同发起的“益”路生花,情暖“童”心——乡村留守儿童关爱行活动,在上党镇其一村温情启幕。这场专为乡村留守儿童量身打造的暑期盛宴,以知识传递为帆、以情感陪伴为桨,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充满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成长记忆。
安全筑底,为童年撑起“防护伞”
志愿者们以《暑期安全小卫士》卡通短片中生动画面直击人心,系统讲解防溺水“六不”原则、交通安全信号规则、防骗防拐自救技巧等安全知识,认真强调洪灾避险、火灾逃生、雷雨防护、“三无”食品识别等生活技能,每一项内容都紧扣留守儿童暑期生活实际,将抽象的安全意识转化为可操作的生存技巧。
小朋友们集体宣誓“我是安全小卫士,平平安安过暑假!”,童声稚嫩却坚定,高高举过头顶的小拳头里,攥紧的是对自我保护的认知,更是对平安成长的向往。这场沉浸式安全教育,为孩子们筑牢了暑期安全防线,让“保护自己”成为童年最坚实的铠甲。
智识启蒙,让梦想触摸“新可能”
知识的种子,在互动中悄然萌芽。“真知书屋”读书分享会上,《小王子》的纯真哲思、《哈利·波特》的奇幻想象、《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现实洞察、《老人与海》的坚韧,通过志愿者的生动解读,为孩子们打开了文学世界的多扇窗口,让阅读的乐趣在交流中传递。
激光雕刻与3D打印科普活动,则让科技的魅力照进乡村童年。当3D打印机层层堆叠出精巧物件,当激光在材料上“绘”出细腻图案,孩子们凑近观察的身影里,藏着对前沿技术的惊叹与向往。志愿者们不仅讲解技术原理,更分享科技在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孩子们明白“科学不遥远,创新在身边”。这场科技启蒙,为留守儿童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心中种下“探索未知、追求卓越”的种子。
匠心赋能,用创意点亮“自信心”
指尖的温度,能淬炼出成长的力量。“串珠成趣”活动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将五颜六色的珠子串联成独一无二的手作。从基础打结到创意造型,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完成作品时的喜笑颜开,每一颗珠子的排列里,都藏着孩子们的审美与坚持。当他们举起作品展示时,眼里的光芒比串珠更耀眼——这不仅是手工技巧的收获,更是“我能做到”的自信心的觉醒。
夕阳西下,活动在合影的欢声笑语中落幕。对其一村的留守儿童而言,这一天的收获远不止知识与手作——是安全知识带来的踏实感,是科技启蒙点燃的好奇心,是手工创作培育的自信心,更是情感陪伴赋予的归属感。这场由高校志愿者与乡村力量共同编织的爱心网络,当关爱化为具象的陪伴与赋能,每一颗童心都能向阳而生,每一个梦想都能“益”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