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钢子—叔叔葬礼”话题引发网络热议。面对网友关注,善行团发起人、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善行团公益基金创始人刘兴钢低调回应:无意因家庭事务占用公众资源,更希望大家关注公益事业。
从一个人的义举到一群人的善行
刘兴钢的公益之路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回国后,在大病救助、助老助学等领域频频捐款,始终坚持匿名,且从不见被救助人。在投身慈善事业十多年后,2012年首次尝试使用微博,发现有一名山东农村2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在求助,于是捐款14814元,为患儿补齐了手术费用。由此开始,刘兴钢以“钢子”为网名开启了他的网络公益之路。捐赠金额每年少则三五百万元,多则过千万元。因为这些善举,钢子成为广大网友口中的“傻捐者”“补齐哥”“网络首善”,多次入选中国慈善榜,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慈善家”“最具变革精神公益领袖奖”“妇女儿童奖”“爱心奖”等慈善大奖。
随着互联网加持下的公益行业迅猛发展,刘兴钢提出了“慈善纯公益”理念,倡导以“壹起捐”方式,每人每天捐一元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不影响生活的一元钱温暖更多亟须帮助的人,得到了网友们的热烈响应。
2019年,刘兴钢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做公益演讲(资料图)。
2013年,刘兴钢发起成立善行团,并于2016年在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设立“善行团公益基金”,善行团走上规范专业的发展道路。“钢丝小天使计划”“爱心万里行”“世界公益行”“团爸团妈计划”……十多年来,善行团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持续助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
创建之初,善行团就定下三条铁律,有力保障了团队健康发展:其一,善行团永不设自己的募捐账户,仅作为捐赠组织,不直接向公众募捐,从源头上规避信任风险;其二,绝不经手救助款使用,款项全由第三方托管,确保流向透明公开;其三,善行团杜绝个人行为,一切以团体行动为准。截至目前,善行团注册会员也超过50万人,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益团体。
捐赠钼矿股权探索股权慈善新模式
2024年11月,刘兴钢在善行团管委会换届会议上公布新的发展战略(资料图)。
长期以来,刘兴钢一直以“钢子”网名面向公众,成为神秘低调的“网络首善”。直到2024年7月,一则财经方面的消息曝光“钢子”的真实身份。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1-6月新签合同情况简报显示,该公司6月份签订了多笔单笔合同额超过10亿元的合同。其中金额最大的一笔为大石河钼矿整体管理项目承包合同,金额高达126.1亿元。大石河钼矿区采矿权人为吉林省金山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企查查获知,该公司实控人即刘兴钢。
2024年底,刘兴钢透露正在计划将把包括大石河钼矿区在内的家族资产打包成立家族信托,为善行团发展提供永续善缘资本,并将价值千亿的大石河钼矿部分股权无偿赠予善行团核心成员及优秀志愿者。目前,首批占比7%的钼矿股权已完成赠予及工商登记,后续还将继续向善行团成员赠予。
“更希望大家关注公益事业”
4月初,刘兴钢三叔去世,他发文悼念。“我走上公益这条路,离不开家人的帮衬。三叔的儿子刘志斌从十几岁就跟着我做公益,多次前往救灾一线,善行团很多志愿者及合作伙伴都知道他。三叔去世后,大家自发前往吉林桦甸市悼念,送三叔最后一程。”刘兴钢说,“但是,谁也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关注。”
送葬当日,善行团会员自发由多省开车前往,部分路程太远的合作伙伴在吉林、哈尔滨、沈阳等地租车前往桦甸,来车不乏劳斯莱斯、库里南等高端车型,被热心网友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后,引起高度关注,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整个过程简短,一小时内结束,车辆在指定区域有序停放,未影响交通及居民生活。”刘兴钢回应说,无意因家庭事务占用公众资源,更希望大家关注公益事业。
善行团志愿者运送公益物资(资料图)。
“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寄予厚望。”刘兴钢表示,在善行团的“第二个十年”,将以钼矿资本为基础,打造善行团骑士志愿者的国际机车驿站,通过驿站造福广大机车爱好者,并在“简单快乐容易”的善行团核心理念的推动下,影响更多的人参与慈善,打造互联网时代的全民慈善新范式,持续助力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