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艺校友聚首栟茶古镇
“同行·志远”作品展续写半个世纪情缘
半世纪同窗艺缘,赤子心回报桑梓。10月21日,一场汇聚南京艺术学院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的十六位艺术家近半个世纪创作成果的“同行·志远——美术作品邀请展”,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栟茶镇的志远美术馆开幕。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江苏省文联主席、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章剑华出席活动并致辞,寄语艺术家们致力艺术与时代融合,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本次展览由如东县委宣传部、如东县委统战部、如东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栟茶镇人民政府主办,获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等机构支持,共展出80件涵盖油画、国画、版画、水彩、摄影、设计、苏绣等多门类的艺术作品,呈现了这一代艺术家从青春学子到业界翘楚的创作轨迹与深厚情谊。

同窗艺路:从南艺走出的一代
据参展者——南艺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崔雄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这群“穿着中山装、喇叭裤”的年轻人从南京艺术学院安静毕业,未举行盛大典礼,却各自带着对艺术的执着走入社会。他们中有人留校任教,有人进入省市专业单位,也有人扎根基层,但“对艺术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永恒印记”。48年后的今天,他们已成为教授、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化管理者,在国内外艺术领域卓有建树。
参展艺术家包括赴美执教并促进中美艺术交流的丛志远,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崔雄,曾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的企业界“艺术顶流”陈国欢,油画名家张五力,南艺设计学科领军者邬烈炎与曹方夫妇,才华横溢的赵渐明,主编《东方娃娃》的周翔,军事画创作者黄嘉明,旅澳画家沈默,电影美术师陈兆远,扎根盐城题材的康军,苏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春娅等。展览还特别展出已故同学朱新建、卢新民、钟志明的作品,这些作品经多方寻访得以展出,寄托了同窗间历久弥坚的情谊。
南京艺术学院是这群艺术家的青春坐标,尽管当年的画室、教室条件远不及现在,却承载了一代人的艺术使命。崔雄在南艺工作近30年,师从冯健亲、沈行工先生,坚持以江南为绘画主题,他坦言:“南艺的辉煌是每一代人累积的成果。”而此次展览之所以意义非凡,不仅在于校友重聚,更在于对三位已故同学的深切缅怀——新文人画代表人物朱新建,一口南京话满是智慧,英年早逝后其作品拍卖价飙升,坊间轶事印证着这位真性情艺术家的影响力;被称作“大哥”的卢新民,摄影作品兼具油画质感,当年曾突然出现在回乡工作的崔雄面前,这份情谊让人心怀温暖;烟不离手的钟志明毕业于装潢专业,却将油画画出独特高度,海港风光铸就了他的艺术风格。据悉,这三位同学的作品是校友们千方百计寻得的,只为让他们的艺术身影与精神,永远留在这份集体记忆中。

艺术还乡:以文化赋能古镇新生
“昔日带走故乡一片云,今天归来给家乡带回来一片天。”作为从栟茶古镇考入南艺、后来毕业留校又漂洋过海到美国发展的杰出艺术家,丛志远教授在展览现场深情回顾了故乡对其艺术生涯的滋养。他提到,早在上世纪初,栟茶先贤缪文功、徐一鹏等便留学海外,将西方文明带回故乡,形成了此地深厚的文化基因。此次展览延续了这一传统,以“从南京艺术学院到栟茶古镇”为路径,既是同窗友谊的见证,也是艺术还乡的实践。
丛志远以展览为纽带,将南艺情谊与家乡发展紧密相连,书写了艺术回馈故土的动人故事,开启了江海小镇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志远美术馆开馆三年来,已成为如东县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本次展览通过精选作品与历史文献的结合,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个人成就,更凸显了美术馆作为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价值,为古镇文旅融合注入高质量艺术内容。

情系故土:合力打造文化地标
展览策划得到社会各界支持。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艺老校长冯健亲亲自关心指导;策展团队张五力、崔雄、邬烈炎、赵渐明等艺术家倾注智慧;南通市、如东县及栟茶镇政府与东和集团全程保障。丛志远特别致谢母校南艺及各方学术机构,使展览锦上添花、熠熠生辉。
丛志远祖籍如东栟茶,1980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毕业,1986年中国画研究文学硕士,1994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版画美术硕士。现任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终身荣誉教授,中国艺术中心终身荣誉主任,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理事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际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丛志远年少时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和厚重文化的熏陶越洋求索,以大写大气的人格人品和功底深厚的艺术造诣,长期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大力宣传中华绘画艺术,为中美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海内外赢得广泛赞誉。
开幕式上,丛志远向家乡捐赠了一批文物资料、个人书信、版画及版画原版、名人亲笔题字书册、个人出版专著、画集和活动专集,以及2006年至2023年个人事迹报道剪辑等共118件,这些赠品是丛志远从美国几经周折背回如东的,这份对家乡的深情弥足珍贵。如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晓莉向丛志远颁发了捐赠证书。
古稀之年的参展艺术家们重聚栟茶,在崔雄看来,这既是“夕阳余晖下的怀旧与眷恋”,更是对故乡发展的深切祝福。他们以艺术回馈热土,用作品印证了“同行”半世纪的理想与坚守,也为栟茶这座千年古镇增添了新的文化厚度。
“同行·志远——美术作品邀请展”不仅是一次艺术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一代人以文化反哺乡梓的生动诠释,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感人至深的样本。
10月21日下午,夕阳余晖下的栟茶古镇遇到了一场不期而遇的冷空气,气温陡降,让人寒意顿生。但是,当天下午在长安里温泉酒店的研讨会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和学者、南艺的三代人代表及当地的嘉宾齐集一堂,畅所欲言。座谈会由冯健亲的学生赵渐明之子、南艺青年学者赵笺教授主持。
对于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画家陈国欢感言:“一群古稀校友聚首栟茶古镇办展览,既是对青春岁月的怀旧,也是对艺术初心的坚守。”崔雄认为:“这场展览不仅是丛志远回馈家乡的赤子之心,更承载着所有校友对栟茶镇未来发展的美好祈愿,让艺术成为连接过往与未来、校园与故土的永恒纽带。”
有关本次研讨会的嘉宾观点,《江南时报》将持续跟踪报道。
(江南时报记者 管云林 摄影 王海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