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情系“共生园” 构筑“防护墙”
2022-05-19 22:4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戈辉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一直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遵循以立德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落细、落实。情系“共生园”,聚力同心,为全体老师、学生、家长构筑了一道道心理“防护墙”。

心理防护第一墙,开齐上足心理课

  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开齐、上足心理健康课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一节课,由班主任统一讨论、集体备课,资源包共建、共享。通过基本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根据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普测情况,心理健康教师既进行个别交流、沟通、疏导,又对存在共性或普遍性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让孩子们在生活上、学习中及人际交往方面轻松乐观,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心理防护第二墙,创建亮点“心关爱”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宣传渠道,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特开设了“心关爱”专栏,定期向师生、家长推出。“孩子为什么喜欢网络游戏”“疫情下如何保持情绪稳定以及心理健康调节的方法”,图文并茂的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学校、家长和学生们建立了有效沟通、尽情倾吐心声的桥梁。

  2022年5月7日,“心关爱”专栏推出了治愈系趣味漫画(五),通过四幅漫画讲述了四则道理:“用一个感恩的心情开始每一天”“永远不要把通往你幸福大门的钥匙,放进别人的口袋里”“人生很苦,永远都要想办法,而不是找借口”“每天一点点的进展,会累积成很大的成果”,让孩子们有了很多体悟。

心理防护第三墙,坚持不懈勤家访

  事实证明,坚持家访也是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路径之一。海安实小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开展家访工作,老师们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学生真诚交心,了解家长在教子过程中的困惑、疑难,经过坦诚交流,不少心理疙瘩迎刃而解。学校老师在进行家访时,还不断创新方式、内容,凸显精彩、呈现靓丽。比如,学校将党史学习微宣讲与家访活动有机融合,开展红色家访,塑造教育忠魂,产生了较大、较好的反响。

心理防护第四墙,心理疏导常态化

  海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在校期间全天候开放。中心共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15人,均为心理学专业毕业或拥有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证的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的个体辅导。学校心理咨询坚持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一方面,学校德育处、教导处充分调研,梳理了各班队的心理问题(特殊)儿童,建立档案(一人一档),组建疏导团队定期进行个别辅导;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团体辅导,培养所有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拼搏、乐于交往、豁达大度、无私奉献等诸多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防护第五墙,心理健康科研领

  为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序、高效地提升水平,学校努力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认真实践的同时,不断进行反思、提炼、梳理,形成经验、论文、调查报告,从而又不断地指导自己的实践。近几年,老师们捷报频传,佳绩连连。马爱霞老师获2018年海安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21年南通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大赛二等奖、海安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活动特等奖,所撰论文《“二胎时代”下某班学生心理状态微调查及探究》发表于2019年3月《学习方法报》;万韵、文小红老师分别获得海安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一等、二等奖;在海安市“讲好拨动心弦的故事,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优秀案例评比中,朱仁霞、姜海蓉老师荣获一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细致和爱的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大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不断完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为师生员工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让海安实小“共生园”永葆活力!

  (王戈辉)

标签:心理健康;海安;心理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