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产头条】以科技之名致文化产业未来
2022-03-25 16:13:00  来源: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  作者:王宏伟 周娴  
1
听新闻

  21日开幕的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上,走进E.I.Art“异世之门:虚拟制片技术”的展厅,面前空空如也,大屏上的自己却身处如同电影《阿凡达》那样的异星森林中,举手投足毫无延时,以前需要搭建绿幕影棚,通过后期制作才能实现的影视效果,“异世之门”通过AI+5G即时呈现。E.I.Art技术开发主理人王韧说:“这项技术用于影视摄制,不但缩短制作周期,成本还不到绿幕技术的1/10,应用前景广阔。”

  文化+科技不仅正在重构产业链条,而且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虚拟制片技术将来普及后,每个人都可以定制虚拟形象,进入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生活、交流——这正是目前流行的“元宇宙”概念,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已纷纷进入元宇宙赛道。

  创造新世界是对文化+科技的一个恰当隐喻。科技是一根魔棒,当它与文化相融合,就为文化产业注入了化茧成蝶般的神奇力量。

  大变局:激活壮大文化产业“生态圈”

  作为全国唯一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品技术展示交易平台,南京融交会既是行业“风向标”,也展示着南京文化产业的科技力量:

  鲸世科技的“沉浸式体验主题IP——浮天若梦”首发基于沉浸式数字博物馆场景的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分析算法功能模块,通过人、物、境融合传播传统文化;南京硅基智能把企业的服务内容输入到其知识图谱中,打造服务虚拟人;南京达斯琪首次发布“光场成像”产品,无需介质承载即可实现裸眼3D影像……据统计,南京参展企业达317家,超过参展企业总数的20%。

  这样亮眼的表现源自南京市本身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并分设了文创设计、移动游戏、光电传媒、未来网络技术和数字教育五个产业领域分基地,形成纵跨扬子江南北、紫金山内外的“文化外环”。

  包括南京在内,我省还有无锡、常州、苏州共四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无锡聚焦数字电影产业链,集影视协拍、项目审批、基金融资、影视交易、数字摄制等于一体,正在推进智能化、线上化的“中国电影4.0时代”;常州构建了“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互融共促,高端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经济圈”和“创新文化圈”;苏州创新载体平台,引进高端产业要素,初步形成以创意设计、数字传媒、文化旅游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集群和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四大基地内的2000余家企业组成了江苏文化与科技融合最具实力的第一方阵。

  位于镇江的睿泰数字产业园是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唯一的民营园,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数字内容制作基地、全球最具活力的数字教育版权交易中心和企业孵化器,曾获得亚洲最佳数字出版服务商,研发的Diibee富媒体教材制作软件今年9月入选2021年江苏省重点领域首版次软件产品。作为集聚化、集约化发展平台,91家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分布在全省各地,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触角伸向了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活力四射的文化产业集群,它们未来的模样,正是江苏文化产业的蓬勃蓝图。

  去年4月,抗击新冠疫情刚刚迎来重大决定性转折,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等6家单位就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布局未来。《意见》专门就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作了顶层设计,人工智能、混合现实、泛在物联、VR/AR虚拟制作、区块链等技术作为文化科技的“底层逻辑”,将定义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在省委宣传部产业处备案的文化科技类前瞻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超过80项,内容包括以区块链技术实现文化艺术品防伪和交易溯源,融合5G+云+AI的“智慧云脑”,集游戏、社交、安防、在线教育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电视……面向未来的文化产业“生态圈”呼之欲出。

  数字化:从新基建到新业态的“穿越门”

  全球首位3D版AI合成主播“新小微”去年5月亮相全国两会,原型是新华社记者赵琬微,“她”的问世离不开江苏原力数字科技公司的技术加持。公司CEO赵锐表示,通过高精度建模、数字人面部运动数据机器学习训练集成、基于神经网络的自动面部动作数据生成、GPU及引擎实时驱动等多种先进技术,才有了我们看到的“新小微”。

  数字技术如同一座“穿越门”,连通了虚拟与现实,把梦想变成体验,让未来近在眼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

  这道“穿越门”正在重构影视生产的全流程。在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园区企业参加电影《长津湖》《中国医生》《流浪地球》这样的大片制作早已成为常态,这里以“科技拍摄+数字制作”为核心,正在进行一次产业链“蝶变”。管理处主任施娟告诉记者,全行业正在从数字化摄制向智能化摄制“进化”,演员在LED屏前表演,通过智能合成就可以实现上山下海的特效,得益于基于5G的传输和渲染,导演在现场就能看到后期效果。根据行业测算,新科技的应用可以使全行业的制作周期和投资成本均缩短一半甚至更多,这意味着全行业的制作能力将出现爆发式增长,拥有全产业链的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正在加快转型步伐,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利用数字技术,我省还在搭建国家级、战略型文化平台。江苏有线承担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华东区域中心提供从文化标本、基因、素材的数据采集、存储,到数据标注、关联,再到解构和重构全链条服务,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拓展新型文化生产消费模式。在此基础上研发的红色基因库党建工作站利用VR技术构建沉浸式、交互式学习新体验。

  省文投集团承担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数字化、可视化地呈现了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该项目围绕政务服务、公众服务、企业服务,以知识图谱技术为支撑,构建云端文化运河和数字运河。对公众来说,云平台是一座运河图书馆,提供阅读和文献下载;是一座运河体验馆,看数字修复已消失的运河地标,通过在线游戏“触摸”运河历史;是一个“运河星球”,为游客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文旅消费体验。

  它们都是国家文化战略的新基建,也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它们不仅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平台,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和素材仓库。

  新场景:产业赋能美好生活“能量场”

  桃花怒放花瓣漫天,竹林青翠风中摇曳,水波荡漾渔火点点,夜市千灯满眼繁华……720度环幕配合声、光、电、形、色等共同营造出沉浸式空间,通过“水”“运”“诗”“画”四个篇章阐释中国大运河文化。位于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河之恋”展厅,“科技+艺术+文化”打造出美轮美奂的参观体验。

  馆长郑晶告诉记者,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新地标,馆方希望这里不仅是公共文化客厅,也是旅游目的地,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中运博,科技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让观众体会到大运河带给沿线人们的美好生活,运用科技手段营造的“5G大运河”和“运河上的舟楫”都是极受观众欢迎的单元。

  在各类产业中,文化产业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有经济属性,而且与人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而科技则构筑了赋能美好生活的“能量场”。

  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光影秀是这里的特色景观。水下舞台装置、全息数字影像屏、雾森、景观环境艺术照明和高流明激光投影五大视觉演绎手法,缔造了360度沉浸观演的梦幻表演景致,声动、舞曼、水影、光驳,让人沉醉于江南之美,如诗如梦。

  就在几天前,文旅部公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除拈花湾外,江苏还有南京长江路、常州恐龙城、苏州金鸡湖等共6处上榜。夜经济已经成为城市文化消费的新引擎,我省夜之金陵、姑苏八点半、龙城夜未央、今夜“梁”宵等均借助科技手段成为一颗颗“夜明珠”,催生了多样新业态,并以主客共享的姿态成为地方文旅新品牌。

  科技的跨界、融合特性,也使“文化+科技”产生溢出效应。此次融交会上,南京奇瑙科技的生物智能传感科技原本用于广告影视测评——通过类似智能手表的设备监测生物电信号,从而测试视频的每个时点能否产生足够的刺激反应。凭借这项技术,公司建成中国首家智能广告影视评测实验室,开发了具有即时可视、秒级分时的达芬奇智能心智分析系统。“系统的核心是呈现人的感知强度和神经活动,我们很快发现它的应用场景远远不止广告影视测评。”公司CEO李昱说,“我们把应用场景扩展到了健康监测,尤其是情绪类疾患的监测,开发了健康系统;扩展到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模式进行评测,它又是一款教育产品。相信这样的应用场景还将有很多,它们都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某些方面进行改进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借助科技的力量,就可以在时代风口一飞冲天;科技有了文化的灵魂,才能够以人为本向善而行,“文化+科技”得到的不光是GDP,更是理想中的愿景和未来。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王宏伟 周娴

  刊发于《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第3期 (2021年10月22日)

标签:生态圈;变局;文化产业
责编:姬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