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发展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的“母子仨”
2023-12-14 16:3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辛正 陈瑶  
1
听新闻

  14年前,这里是废弃采石宕口,如今成为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样本”,发展立体种养生态农业的是“母子仨”——母亲出技术,儿子出力气兼技术,儿媳做网络销售。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如花家庭农场农场主——马埂村村民吴如花、儿子冯正明和儿媳妇刘腾腾。

  “如花家庭农场创办于2009年,前身是一个废弃多年的采石宕口。”今年62岁的吴如花原先在广东等地打工,说起回乡创业,她感慨多多:在外闯荡多年,家乡情结时常萦绕于心,仿佛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回来吧”。

  创业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却艰难。吴如花承包的这个废弃采石宕口,因开采基本没有土层,加上地面坑洼不平,很难种植庄稼。为此,吴如花“土法”上马,用挖掘机、推土机开沟筑埂,平整土地。大卡车从山下运土、推土机垫土,垫了100余车。农场成立之初,主要种植小麦、旱杂粮等传统农作物。由于是人工垫的土层,肥力不足,种一亩亏一亩。于是,吴如花决定休耕3年,往宕口增垫了约100卡车的泥土,再往土里加施10多吨鸡粪,培肥地力,使得昔日荒芜的采石宕口逐渐变成一片沃土。

  “在种植小麦、旱杂粮等传统农作物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经多方考量,决定种植本地‘野鸡红’桃子。”吴如花说,当时许多种植户选择种植新品桃子,她反其道而行之,选择种植本地“野鸡红”桃子。吴如花认为,虽然新品种桃子有一些优势,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野鸡红”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有的新品桃子个头过大,常常一个人吃不完;有的甜而不脆,食之过软;有的脆而不甜,食如嚼蜡等。“野鸡红”虽然个头小,一个人一次可吃上一至两个,食之既脆又甜,让人吃了还想吃。

  种植“野鸡红”桃子,吴如花经历了从“小白”到“种桃能手”的华丽转身。“一方面向其他种桃大户学习,一方面请教农技人员,过程中也还走了不少‘弯路’。”吴如花说,开始时她把人家新品种桃子的修剪方法用到“野鸡红”上,因为修剪幅度过大,第二年“野鸡红”没有挂果。“吃一堑,长一智,这让我明白新品桃子的种植方法,不一定能照搬到‘野鸡红’上。”

  其实,吴如花种植桃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用她自己的话说,“带着儿子、儿媳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儿子冯正明聋哑,但有力气也很聪明,农场种桃力气活主要由他承担,同时跟着学习种桃技术。儿媳刘腾腾主要负责线下、线上销售,特别是抖音直播做得“很溜”——桃子销售形势越来越好,占到总销售的60%以上,还向消费者推介了家乡的美丽生态山水。刘腾腾说,桃子最远销售到山西。

  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如花家庭农场总面积150亩,不仅种植桃子,还与时俱进发展了立体种养生态农业。吴如花介绍,在农场入口两侧种植海棠和樱花,增加农场景观的同时,也为农场培育长期的产品;沿山体种植“野鸡红”桃子为主,并辅以油桃、水蜜桃等,增加鲜桃的多样性,培育农场的中期产品和主力产品;在山体下方的山泉水塘放养低密度鲫鱼,在树林和桃林里散养鸡鸭鹅等家禽,在宕口外的零散山地上种植旱杂粮和西瓜等。“当前,农场已形成区域生态循环系统:果园和苗木林里放养家禽,旱杂粮用于喂养家禽,家禽粪便补充地力,山泉水用来灌溉……”

  为进一步提升效益,如花家庭农场还拉长产业链。在6月桃子下市后,农场种植山芋,11月山芋收获后,一方面出售鲜山芋,一方面制作山芋粉丝销售。“由于农场生态环境良好,生产的山芋粉丝品质很好,客户早早就下单订购。”

  如今,吴如花“母子仨”又将发展目光瞄上了“亲子游”“研学游”。吴如花说,从这两年发展情况看,“亲子游”“研学游”前景看好。

  辛勤耕耘,收获累累硕果。2019年,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如花家庭农场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3年11月,入选江苏省家庭农场典型名单。

  (辛正 陈瑶)

标签:桃子;家庭农场;野鸡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