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荷韵社区“荷塘里”党群服务中心内传来整齐的诗词诵读声,一场融合文化传承、亲子互动与志愿服务的社区活动热闹开展。
作为拆迁安置型社区,荷韵社区聚焦老龄化特点与居民需求,以“精细治理”为抓手,通过多元活动激活共享空间、联动社会资源,让邻里情在互动中升温,让社区治理更有“人情味”。

党群阵地聚活力:文化环保与香甜邻里共融
“荷塘里”党群服务中心内,红色管家志愿者带领辖区家庭开展 “诗颂团圆时——手工花灯制作”活动,既讲解中秋习俗、共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诗词,又指导大家用废旧纸盒制作环保花灯,居民王女士直言:“孩子学了文化还懂了环保,特别有意义。”
而在“童趣蛋黄酥制作”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了适合儿童的趣味灯谜,还邀请有烘焙经验的居民担任志愿者。10岁的李同学揉着面团,身旁的张奶奶不时地帮着。当热乎乎的蛋黄酥出炉,孩子们第一时间把自己做的蛋黄酥分给在场的老人,小小的月饼成了连接“一老一小”的暖心纽带。

共享花圃创变:奇趣曲奇连接“田间”与“餐桌”
“这个曲奇要做成小月亮形状,和中秋配!”“我要做小花,像花圃里的花一样!”在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一场“从花圃到餐桌”的创意烘焙正欢乐进行。
此前,社区志愿者已在共享花圃完成除草、浇水、采摘 —— 这片由闲置空地改造的“共享花圃”,如今不仅产出新鲜香草、果蔬,更成了邻里协作的“纽带”。

当天采摘的香草和小葱被加入曲奇面团,居民发挥想象,将面团捏成星星、花朵、小月亮等各异形状,放入烤箱。不一会,活动室里飘满黄油与香草的香气。“以前住老房子时,邻里常互相送吃的,搬来社区后,通过花圃活动又找回了这种感觉。”65 岁的陈阿姨拿着自己做的“小花曲奇”,分给旁边的小朋友。活动结束后,志愿者还将包装好的曲奇送到社区独居老人家中,让“花圃的香甜”传递到每一户需要关怀的家庭。
社社联动搭台:曲艺晚会里映着幸福景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随着大合唱《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荷韵社区“迎中秋 庆华诞”主题晚会在南区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晚会,社区特意携手斜塘街道东方曲艺社,为居民带来“接地气”的曲艺盛宴。

舞台上,评弹《安全意识高,生活更美好》用软糯的吴语普及居家安全知识,台下老人听得频频点头;广场舞队的阿姨身着统一服装,舞步整齐有力,引得观众阵阵掌声;锡剧《玉蜻蜓》连演7场更是勾起老年居民的回忆,不少人跟着旋律轻轻哼唱。“以前听锡剧要去剧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社区想得太周到了!” 看完演出的赵爷爷笑着说,“和老邻居一起看戏、聊天,比啥都开心。”
从党群阵地的多元服务到共享花圃的空间创变,再到社社联动的文化盛宴,荷韵社区以“治理”为笔,以“邻里”为墨,在拆迁社区的土壤上绘就了一幅“老有所乐、少有所学、邻里相融”的幸福画卷。未来,荷韵社区将继续围绕居民需求,挖掘社区资源、优化服务细节,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让邻里生活更有滋味。(周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