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必驾“318”》之二:幡然醒悟的人生课堂
2025-09-29 09:0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鸿飞  
1
听新闻

  当下,自驾“318”热潮席卷而来。有人说这是“行远路、看美景、想问题、寻答案”的旅程,可当你跑完全程就会发现,这哪里只是一趟普通的旅游,分明是老天爷精心为我们开设的一堂生动人生课!当自驾318演变成一种情怀,有人形容这是“用车轮丈量山河,以远行叩问内心”的神圣仪式。而真正踏上这条路后才懂得,它绝非一场简单的旅行,而是天地恩赐给我们的一场盛大人生修行。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智慧哲思

  展开地图,那蜿蜒2000多公里的曲线,仿佛是命运提前埋下的伏笔。启程之初,望着遥不可及的拉萨,连踩下油门都带着几分迟疑与忐忑。直到学会将这漫长征途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明天:雅安飘着椒香的面馆、康定跑马山萦绕的情歌旋律、新都桥如油画般的光影世界……原来,抵达远方的秘诀,不过是把每一个“今天”都过得充实饱满。这恰似我们所憧憬的未来,那些看似宏大遥远的梦想,若拆解成每日坚持的半小时,每周前进的一小步,便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路不仅在车轮之下,更在我们心间:专注当下,就是对远方最虔诚的奔赴。

  二、崎岖洗礼,险峻自成壮丽篇章

  318国道的壮美,向来与艰险相互依存、彼此成就。折多山的风雪,裹挟着高原严酷的考验;怒江七十二拐的每一道弯,都在不断打磨着我们的勇气;东达山稀薄的空气里,连汽车引擎的喘息声,都仿佛变成了一曲生命力的激昂颂歌。可当我们穿越层层云雾,站在垭口之上俯瞰时,才恍然惊觉,曾经经历的所有艰难险阻,都已化作胸前闪耀的勋章。生活何尝不是如此?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关卡,恰恰是淬炼我们筋骨的绝佳道场。学会与困难共处,在颠簸中坚守方向——每一次翻山越岭,都是对自我的一次重塑,让我们成为更强大的存在。

  三、垭口之上,人生在此悄然转舵

  每一道垭口都是命运精心设置的人生驿站。

  当汽车引擎嘶吼着攀上剪子弯垭口,希薄的空气裹挟着云海扑面而来,方才惊觉尘世的纷扰在壮阔天际间微不足道。卸下职场的沉重面具,重拾被岁月蒙尘的初心回望来时的路,人生轨迹恰似蜿蜒的盘山路,那些曾让人已心惊胆战的陡坡,如今不过是身后的注脚。思维与心境随着海拔的攀升完成一场静默的蜕变。望云雾深处,未知的前路不再令人恐惧,反而燃起探索的渴望。

  站在业拉山垭口,俯瞰怒江七十二拐,连续的“之”字弯,不仅是地理的奇观,更暗藏生命的智慧----任何事不必执着于直线抵达,迂回的路径往往藏着意想不到的风景。在这里,或许有人会完成自我认知的裂变,或解开多年的心结,或明晰未来的方向。原来人生的拐点,总在直面挑战、突破极限的攀登中悄然降临。

  当站在垭口回望,看见的不仅是山河壮美,更是一个破茧重生的自己。

  四、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

  穿行在怒江大峡谷陡峭的峭壁之间,伸手抚摸岩壁上深深浅浅的开凿印记;打开“318”纪念馆网页,凝视着那些定格在老照片里用生命铺就天路的年轻面孔。如今,我们的车轮能如此轻快地碾过每一公里,背后都浸透着一代代筑路人的青春与热血。在巴塘境内堵车时,我们遇见一位正在执行修路任务的宣城籍武警战士。当他知道我们来自南京,我也是一位老兵时,十分热情地与我们交流。他说:“318”车流量大、重载车辆多,泥石流、暴风雪等自然灾害是影响道路通行的主要因素。当兵四年其主要任务是确保道路畅通。年底将退伍回乡,现在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当我们分别时,看着他那被高原阳光雕刻得坚毅的脸庞,我才猛然醒悟:所谓的诗和远方,从来都有人在默默为我们筑起坚实的城墙。

  当雪山的暮色在后视镜中渐渐远去,这段旅程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地理意义。它教会我:宏大的目标需要拆解成踏实的脚步去实现,生命的精彩往往藏在跨越险阻的瞬间,人间的温情足以融化最坚硬的冰雪,而所有的岁月静好的背后,都有着无声的守护。其实,每个人的生命旅途,都是一条独一无二的“318”——只要心怀远方,步履不停,终将在峰回路转之处,遇见专属于自己的万丈霞光。

标签:垭口;人生;怒江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