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夏秋交替,雨水频繁,蚊蝇等病媒生物异常活跃,给社区居民健康亮起“红灯”。为强化爱国卫生环境治理,自今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雪堂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精心构建起“科普赋能—科学监测—全面清理”的灭蚊防病循环体系,积极组织系列活动,全力为居民打造健康宜居环境。
科普赋能:筑牢一线防护壁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提升灭蚊工作成效,8月底,雪堂社区红管志愿者针对一线物业工作人员开展一场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现场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着重强调,物业消杀保洁人员进入地下空间、绿化带等蚊虫密集区域时,必须做好全方位个人防护。长袖长裤、蚊虫驱避药物是“标配”,从源头降低蚊虫叮咬风险。同时,志愿者耐心指导大家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清晨和傍晚,避免在草丛、树荫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此次科普宣传如同一场及时雨,让物业工作人员对蚊虫防护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灭蚊工作顺利推进筑牢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技能保障,让一线工作者在守护社区环境时更有底气。
科学监测:绘制精准灭蚊蓝图
为提升灭蚊工作的专业性与精准度,9月2日,雪堂社区邀请园区疾控专家深入辖区,为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并对学生公寓小区展开全面细致的蚊虫密度监测。
疾控专家携带先进监测设备,不放过小区任何一个角落,对绿化带、下水道、垃圾桶周边等蚊虫易滋生区域进行地毯式监测。他们认真记录数据,深入分析现场环境,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给出极具针对性的蚊虫灭杀防治建议。
这些建议如同精准“导航”,为社区精准灭蚊工作提供了科学有力的依据,确保每一份努力都能精准发力,提高灭蚊工作效率与效果,让灭蚊行动有的放矢。
全面清理:斩断蚊虫滋生根源
在园区疾控专家前期指导建议下,9月5日,雪堂社区工作人员联合学生公寓小区物业,对公寓内蚊虫易孳生点位开展地毯式排查与清理消杀。
工作人员手持杀虫气雾剂,对重点区域精准灭蚊,同时向下水道投放灭蚊幼药剂,从源头阻断蚊虫滋生。环境清理中,社区组织力量重点清理各类积水:翻盆倒罐清除阳台、天台等处的闲置容器积水;定期疏通露台、坑洼等易积水处;清理沟渠、边井的淤泥与枯叶杂草,清除小容器垃圾。针对公寓内水养植物,每周至少换水1次,并认真刷洗容器内壁、清除虫卵,防止蚊虫孳生。
未来,雪堂社区将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持续深化与园区疾控部门合作、常态化开展灭蚊消杀与环境清理,以不懈努力为居民营造整洁、卫生、安全的宜居环境,让居民尽享安心、舒心的社区生活。(陈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