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网密布、水系纵横的重要枢纽,江苏徐州拥有各级河道5000余条、水库湖泊近百座,复杂的水域环境对公共安全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徐州市水上公安局“蛟龙突击队”以专业建设、机制创新和科技赋能为支撑,构建起一张“全覆盖、智能化、早干预”的现代水域安全防护网,成为护航徐州水岸平安的尖兵力量。
水上警情处置“专业队”
7月10日晚,“蛟龙突击队”接到相关指令,迅速携快艇、声呐、潜水设备、无人船、水下机器人及无人机等专业装备赶至鼓楼区案发现场,通过声呐定位与潜水员协同作业,当夜便成功打捞起被丢弃于河道中的关键物证。
“水上警情处置,必须依赖专业装备、娴熟技能和高效机制。”徐州市水上公安局孟家沟水上派出所所长、“蛟龙突击队”队长徐志刚介绍,需要构建覆盖水面、水下、空中的多维立体装备体系,实现“人机协同”战力最大化。
复杂的水下环境考验着队员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蛟龙突击队”常态开展声呐扫测、打捞实操、船艇驾驶、潜水等训练,针对水下图像识别等高难度科目,外请专家授课,补齐能力短板。同时,积极招募和培训水域平安志愿者,拓展辅助力量,提升“人装结合”水平,致力实现涉水警情处置“再快一秒”。
除专业设备外,专业救捞机制更不可或缺。“蛟龙突击队”全面融入市局接处警体系,从接警开始,迅速出动、对接属地警力,综合评估现场状况、落水原因、水文条件等,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现场处置机制,担负起救助溺水群众、打捞落水者、打捞水下证物等重要职责。
今年3月,“蛟龙突击队”应邻市警方请求,在冰冷的皂河水下连续作业超30小时,最终成功完成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遗骸打捞任务,获得受害人家属和属地警方的由衷感谢。据统计,自2024年4月成立以来,“蛟龙突击队”已完成落水警情处置76次,打捞关键证物8件,协助破获刑案5起。
溺水宣防救援“生力军”
暑期气温攀升,涉水活动增多,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暑假前,“蛟龙突击队”联合教育部门深入中小学校,通过案例讲解、模拟演练等形式开展防溺水宣传,教授自救与互救技能,引导学生自觉远离危险水域。
为有效应对夏季溺水事故高发风险,“蛟龙突击队”从预案制定、技能培训、宣传引导等方面多维发力,打造快速响应的应急救援体系。为保证宣传效果,突击队还配套制作了针对未成年人精心设计的防溺水课件《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组建由50名民警构成的“防溺水宣讲团”,深入校园开展专题宣讲60余场,覆盖师生数万人。
“涉水环境复杂,专业讲解不仅面向群众,也面向接处警民警。”徐州市水上公安局局长陈琛介绍,他们联合市局实训办成立“溺水警情防范与处置”课题小组,制作专业课件,借助“基层送教”“新警入警培训”等活动进行授课,提升一线民警辅警溺水警情处置能力。
科技赋能与智能预警是“蛟龙突击队”的突出亮点——融合“无人机巡查+视频巡查+线下排查”,实现对危险行为的实时预警和劝阻。一旦发生溺水警情,突击队可依托专业装备和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科学救援,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同时,依托“雪亮工程”,“蛟龙突击队”建成智能感知预警系统,自动识别未成年人靠近危险水域并实时预警,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仅今年上半年,即通过该系统成功劝离155人次,有效构筑起“数字防溺水屏障”。
水域安全监管“全覆盖”
7月12日,为防止因运河水位下降导致船只搁浅,“蛟龙突击队”会同海事部门联合行动,排查运河沿线安全隐患,保障船只人员安全,并对沿线可能存在的黑加油点、黑加油船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
根据《全市涉险公共区域安全防护工作实施方案》,“蛟龙突击队”对全市河道、水库、湖泊开展排查,精准锁定318处易溺水点和48处高风险水域。同时,通过梳理警情与12345热线数据,分析出183处涉灾警情高发地点,形成安全促改清单,推送责任单位整改。排查还延伸至港口码头、易淹易涝点、危险品仓库等区域,力求隐患治理全覆盖。
“着力在构建全覆盖、智能化、早干预的水域安全防护体系上下功夫。”徐志刚表示,突击队通过加强研判支撑,推动水域监控补盲,尤其在警情高发水域增设技防设施,注重水文、水利数据积累与分析,并引入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决策,提升处置科学性。
在基础管控方面,“蛟龙突击队”持续开展涉水要素信息采集,不断完善“船舶、人员、单位”信息动态采集维护制度,通过与交通运输、水务等单位协作配合,更新维护辖区涉水要素基础信息,梳理规范涉水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设备和技防物联感知前端,实现对水域人、车、船等数据全覆盖。
“我们要将‘蛟龙突击队’努力打造成一支水上精锐力量,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化建设、精准化治理和高效化救援,有效提升这个警务品牌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市民心中可靠的水上安全守护者。”陈琛说。
(王彪 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