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是一幅画卷
胡剑明
明城墙,起于朱元璋,
当年他“创业”的时候,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视为国策,尤是“高筑墙”
大明建国前二年,秋上,
老朱就下令兴建应天府城。
要借这片“江南圣地”
建都,让“帝王之气”大展。
手一挥,征召百万工匠,
运来三亿多块特制的城砖。
二十年的血汗,完成了这座,
举世闻名的“大明城墙”。
规模、设计和营造,
堪称卓越,作为古代防御,
成就为“历史文化景观”,
是独特,是宏大,风头无两。
它东连石头城,南贯古秦淮,
北依玄武湖,35公里城墙,
猜不透的“四重城垣”,
在蜿蜒的故事中,一再伸展。
堡垒两百处,垛口一万三,
十三座城门,有坚固的城堡,
高耸的城楼,有兵将守望,
其势宏阔,固若金汤。
今天,我去中华门城堡游览,
看它史称的“聚宝门”,
是13座城门中最大的一环,
四道城墙,“瓮城”夏日清凉。
“千斤闸”,“砖劵门”,“藏兵洞”,
这些名词,已经写进《词典》。
“可容纳三千士兵”的记载,
化为了战友口中的“要塞”。
大手笔,金陵“王气”,
一朝得到发挥,极致的张扬。
经过六百多年的风雨,
明城墙“世界第一”风光依然。
沿着中华门城墙往西,
一直通往集庆门。再过去,
是水西门、汉中门、清凉门,
回望楼群林立,市景壮观。
我拾级向上,去看那,
秦淮河无声的流水,
去看那逐波摇曳的画舫,
垂柳婆娑,两岸灯火辉煌。
城墙脚下,河莲草意,
绵延生长,一年又一年,
吐出新芽,开出新花,
一切青了又黄,那么自然。
我站在城墙上,感受着,
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沉浸于对明城墙的遐想,
心中刹那升腾起一份情感……
我欣喜看到,城墙周边,
乃至古城,悄然发生变化。
河滩,林立出高楼大厦
拥挤的道路,昂扬起高架。
南来北往,纵横的立交,
四层上下,宽阔又四通八达。
宛如巨龙飞天,彩练腾空,
气势错落磅礴,高低壮观如画。
太平门至解放门,彩旗高挂,
古城韵味,城砖路整洁。
玄武湖的碧波、紫金山的苍翠,
塔隐鸡鸣寺、雄起紫峰大厦……
漫步沧桑浑厚的城墙,
好似走进经典,宁静与远古,
那段历史的喧嚣与辉煌,
穿过多少记忆,又褪去云烟。
尽收眼底的山水城林啊,
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画卷。
明城墙,是人们对“古金陵”
寄以的梦想,还有深深的怀念。
(202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