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走了,走的很安详!甚至没有留下一言半句,便匆匆而去。母亲生病卧床一年多,靠打食和药物维持生命。尽管如此,除了最后几天陷入昏迷状态,其他大部分时间是清醒的,她清醒的时候,甚至还能背诵唐诗。母亲是1958年初中毕业,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文化人了。母亲曾经在1959年入职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旅游局大华照相馆正式职工,后因响应国家政策,于1962年下放回乡。
在外人看来,母亲是普普通通家庭妇女,度过她平凡的一生,然而,对于我们家而言,母亲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了不起的妈妈,“为母则刚”用在母亲身上恰如其分。
四十多年前,土地还没有分产到户,国家正在轰轰烈烈的搞改革开放,父母那个时候都很年轻,处于风华正茂的时候,父亲是小学教导主任,母亲是乡村医生。这在当时贫困的乡村,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应该属于庄上的上游水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们家处于蒸蒸日上的当口,父亲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心肌梗塞离开了我们!父亲走了,我们家的天塌了。
父亲走的时候,撇下他七十多岁年迈的老母亲,还三个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我仅仅十六岁,最小的弟弟才十一岁。父亲没有亲兄弟,母亲无哥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依靠,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母亲擦干眼泪,坚强地对我说,“小芭,你是老大,你要好好读书,不论以后困难多大,有妈妈在”。从此,母亲暨当爸又当妈,硬是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父亲走后的那年,农村实行分产到户,我们家也分得了5亩多地。母亲一个人既到村卫生室上班,又要湖里种地,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记得那年麦收的时候,我们都放了收忙假,帮助母亲下湖收麦子。辛苦了一天的我们,晚上吃过饭倒头就睡着了,只留下母亲一个人在忙碌。天快亮的时候,我一觉睡醒,发现母亲还在麦场上,原来她整整一夜未眠。母亲个子小,不会扬场,只能用簸箕慢慢的簸,望着母亲廋弱的身影,我忍不住流下了心酸的泪水,默默地拿起场上的木锨,学着大人的样子学习扬场。
父亲走到时候,公社、大队给了我们一些物质上的帮助,母亲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倾尽全力盖起三间砖瓦房。这在当时普遍都是茅草房的村庄,真是一件了不起事情。那时候,不少亲戚都劝她,不盖房子要少吃不少辛苦,可是,母亲想到是儿女,想到的是未来,她平静地说,日子过得苦一点,咬咬牙就过去了。
那几年,日子过得真苦,母亲一块钱恨不得扳开来用。有一回,弟弟闹情绪不去上学,原因是裤子坏了,屁股露肉了,同学们都嘲笑他,他羞得不想去上学。母亲望着穿着破裤子的弟弟,心酸得不行,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去村部的商店赊了布料给弟弟做条裤子。
条件稍微好一点的时候,母亲就惦记着我们,就去上街买点鱼啊肉啊来家犒劳犒劳。可是,每次她从来都不吃一口,理由是她不喜欢吃荤的,但是,我们知道她是舍不得吃,省给我们吃的。
在农村过日子,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庄上的人情世故更令人难以捉摸。记得有一次,我到离家十五华里的华冲去上学,早上起来有点迟了,步行到学校起码要两个小时,我非常着急。母亲看我着急的样子,决定到庄上有自行车的人家去借自行车,想用自行车把我送到学校,这样,我就不迟到了。可是,令我们非常失望,母亲一连借了好多家,都没有借到。有的人家明明自行车闲在家里,就是不借给你。也难怪,父亲在世的时候,是学校教导主任,在庄上威望很高,甚至,有不少人平时里巴结他。可是,当父亲不在时,孤儿寡母的我们,谁还看得起你啊。
没有办法,我只有背起书包,匆忙赶路去学校。母亲送我到河滩里的庄头,她忍不住流下了心酸的泪水。看到她伤心的样子,我的心里如刀绞般难受,即使是多少年过去了,母亲流泪的模样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没有父亲的日子虽然很难,但是,坚强的母亲没有让我们生活在没有父亲的阴影里,她鼓励我们向前看,她经常说“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看到前途和光明”。她尽可能做到别人家孩子有的,让我们也有。有一次,我在华中读高二的时候,一直穿着初中时候的一件旧棉袄,样子很陈旧,班主任胡老师知道我父亲去世早,便向校领导为我申请一件新棉衣。母亲知道后,她虽然感谢老师的关怀,但她觉得羞愧,觉得有损自尊心。后来,她省吃俭用为我添制一件崭新的棉袄。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饭量特别大,似乎在学校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有一次周末回家,我跟母亲说,“妈,我太饿了”,母亲便在锅里溜了大约十多张煎饼,结果,被我一口气吃完了。等到弟弟放学回来喊饿,母亲说锅里溜煎饼去吃吧,弟弟揭开锅盖,发现煎饼被我吃完了,母亲这才知道我的饭量大,在学校吃食堂肯定受屈。从此以后,每个星期都派妹妹和姨妹给我送钱送饼。有的时候她们两捞不到,便让她班上同事朱正友利用到华冲购药的机会,顺便给我带钱。她一直惦记着我,怕我挨饿。
后来,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努力下,我们一个个都成家立业,但母亲的心里依然装着全家老小。记得那年我转正成为乡政府一名正式国家干部时,我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母亲当时激动的哭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泪。要知道,在我没有上班之前,母亲为我的工作操碎了心。
亲爱的母亲走了,可是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每当我去看望她时,她让我在班上要兢兢业业、廉洁奉公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的耳边,她让我与同事相处要尊重谦让,吃亏是福的话将永远铭记在心。愿母亲在天堂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