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下好声音”唱响苏州夜经济、夜活力
2025-09-01 09:29: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苏宣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七夕佳节+音乐会+狮山市集,8月29日晚,狮山市集”之“狮子山下好声音”在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启幕。现场,爱音乐的人尽情在舞台表演,爱听音乐的人坐在台阶上沉浸式挥舞荧光棒,一个城市的夜活力,即刻便有了具象化的模样。

  创新场景,活跃人群,让城市的要素资源流动起来,打造文旅市场新机遇。热闹的音乐会的背后,是高新区人现代生活方式的鲜活写照,更是区域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的生动注脚。

  从草根音乐人到IP蜕变

  “谁说苏州人没有夜生活?”小序乐队主唱马力和阿怪都是90后热爱音乐的朋友,他们爱音乐,更爱苏州的夜晚。作为专业乐队受邀参加本次音乐会,俩人深感荣幸,“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来狮山文化广场演出,我们很喜欢这里,也又一次感受到了苏州夜晚的热闹与活力。”

  与专业乐队相对应的,是节目单上更多来自于“民间草根”的演唱歌手。有意思的是,这些人恰恰是“狮子山下好声音”音乐会的“创始人”,也是长期以来让狮山文化广场保持“音乐活力”的一群人。

  “以前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简单的音响设备,可是唱着唱着,就唱出了一个舞台。”“狮子山下”品牌社群创始人薛海峰的回忆,勾勒出这场音乐会的起点。去年10月,作为“狮子山下”品牌社群的一个分支——好声音户外音乐会,其参与者是“没有任何舞台灯光背景加持”的广场表演者。随着时间推移,这群爱好音乐的人们,逐渐将这个舞台越唱越大。这种“自下而上”的生长力,与官方“自上而下”的引导形成巧妙共振。狮山文化广场负责人与薛海峰“一拍即合”,原本低配的社群活动一下子提档升级,真正开始唱响“狮子山下好声音”。

  “情感共鸣”转为“消费动能”

  本次音乐会上,刘庆伟带来歌曲《朋友》,以及刘露露、陈哲等带来合唱《世界赠与我的》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实际上,刘庆伟是专业的声乐老师,除了日常主业之外,他也是“狮子山下”社群分支合唱团的指导老师。仅仅是因为近日合唱团举办的一次音乐沙龙,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又挖掘出了这两个令人“惊艳”的节目。

  在刘庆伟看来,合唱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情感的纽带,合唱团生命力的爆发源于“都市人对归属感的深层渴望”。这种通过艺术链接的社群关系,正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精神共富”的生动注脚。

  不过,从文旅消费的角度看,音乐在这里也同样获得了成功。“狮子山下”社群合唱团的主理人是入驻狮山文化广场“苏州众戏剧社”的创始人长升,在运营戏剧社的同时,他利用室内舞台独辟蹊径,把合唱团办得有声有色。“我们在排演儿童和成人戏剧之余,将空余舞台提供给热爱歌唱的人群——他们或许不愿独唱,却能在合唱中找到共鸣。”通过实惠的价格,搭配两位专业的声乐老师指导,合唱团目前已经开设了两期,共吸引了5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

  解锁文旅消费新“密码”

  每次狮山文化广场峡谷区有活动,周边的商户都可谓“忙并快乐着”。在今天这场大型音乐会之前,类似的草根舞台已经在这里举办过多次,它“悄咪咪地”拉动周边商户的营业额增长。“每周五晚上,我们店里的原料都要比平日多配一倍,今天七夕,又有这么大型的音乐会,不用想都会爆单的。”位于峡谷广场的“茉沏”饮品店老板娘笑着表示,这种“音乐会效应”会让周边商户营业额环比显著上升,就饮品店而言,周末一旦峡谷区搞活动,哪怕是小型的音乐会,都会至少拉动营业额增长约20%。

  这场以“爱”为名的音乐会,实则是高新区深化文旅融合的缩影。从“狮子山下”社群到官方主导的“狮山市集”,从民间自发的路边表演到专业团队加盟的合唱展演,一条“政府引导+社群运营+商业反哺”的文旅消费生态链正在形成。

  正如高新区文旅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不是简单搭建舞台,而是通过培育社群生态,让文化供给持续产生消费动能。”数据显示,本次活动期间,狮山文化广场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带动周边商户营业额环比增长30%,其中饮品、文创类消费占比达65%。

  同时,“文化场景创造消费需求”的市场规律正在狮山文化广场被充分印证。自2024年端午节开始,高新区在狮山文化广场重点打造“狮山市集”文商旅消费品牌活动。截至目前,市集已累计举办13场,累计举办近80天系列活动,引领全市文旅热潮,吸引客流量超200万人次,强势拉动狮山商圈消费整体增长约30%。

  这是夏末夜曲,更是城市活力的有力见证。当政策引导的“有为之手”与市场创造的“无形之手”在文化场域中握手,高新区以狮山文化广场为支点,打造出撬动文旅融合的杠杆,为长三角城市群提供了“人文经济学”鲜活案例。苏宣

标签:情感共鸣;消费动能;文化广场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