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后街
□ 厉萍
到湖南郴州旅行,裕后街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游览点。
若说雨天探访苏仙岭的“三绝碑”,能让人深切体悟900多年前江苏高邮人秦观生前的凄楚哀怨,那么夜游郴州裕后街,则如同踏入少游笔下璀璨绚丽的理想天地。
裕后街位于秀丽的郴江江畔,是郴州现存最为古老的街巷。相传正是此地的景致触动秦观情思,令其挥就《鹊桥仙·纤云弄巧》这一千古名篇。
穿过古朴厚重、雄浑大气的裕后街牌坊,仿若一步跨越千年光阴。这里留存诸多古建筑遗迹,相应人文景观亦整修一新,犀牛井、盐米码头、江西会馆、蔡伦居、曹氏宗祠、湘南戏院等历经岁月洗礼,依旧静静伫立,安然候人探寻。薄暮时分的裕后街,天色似一匹灰色绸缎,映衬着飞檐斗拱、青砖黛瓦以及座座仿古建筑群落,浓郁醇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脚下,骡马古道遗存的青石板路,一道道车辙或深或浅,一块块蹄印大小各异,因年久踩踏而高低不平、光亮可鉴。街边,不时可见形态各异的雕塑,负重的骡马、推车的商旅、扛物的脚夫,熙攘的游客穿梭其间,若静心伫立,恍惚间似能听闻悠悠号子声与清脆驼铃声。
裕后街是湘粤古道的起始之处,自秦代设郴县起,便成为中原通往岭南与沿海的关键通衢,是彼时繁华的商业中枢,备受时人青睐的热门胜地。“裕后”之名,源自千年前当地贤达精心斟酌,取自《三字经》中“光于前,裕于后”,寄寓着为祖先增光、为后世遗福的美好祈愿。
虽未于故纸典籍中觅得秦观于郴江江畔或裕后街构思创作《鹊桥仙》的确切考证,但毋庸置疑,依秦观的性情癖好,在郴州的一年有余时光里,他定然多次信步郴江岸边,徜徉裕后街衢巷,既有“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长叹,亦见过此地的热闹喧嚣,方能吟出“纤云弄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般浪漫绮丽的词句,彼时他的心境应该是怡然自得、满盈期许。
夜幕徐降,郴江两岸华灯齐绽,裕后街刹那间由白日的温暖婉约,化身为梦幻交织的凡尘仙境。郴江两岸皆为裕后街属地,这片流光溢彩之地辽阔无垠,恰似迢迢银河横亘。一幢幢店铺住宅多为两层构造,依山傍河,错落有致,五彩霓虹勾勒出建筑平缓典雅的轮廓,于夜空熠熠生辉,万家灯火与装饰各异、千娇百媚的店面倒映郴江,融汇交织,化作一片璀璨灯海。
不入郴江桥,枉来裕后街;未登鹊仙桥,亦不算领略裕后街真貌。
郴江桥与鹊仙桥堪称裕后街的两大景观瑰宝,二者既是观赏古郴江风貌的绝佳据点,又各自散发迷人魅力,美不胜收。
连接两岸裕后街的郴江桥,又名“风雨桥”,桥廊纯木结构,雕梁画栋,古韵悠长,厚重大气。桥檐下悬挂的红灯笼,悠悠晃荡,洒下暖融而朦胧的诗意光晕。郴江桥宛如一方不可久留的灵秀宝地,当你凭栏伫立,思绪飘远,遥想秦观当年,望天边云卷云舒,将满心幽思凝于诗词之际,殊不知,穿梭裕后街的游客已将你视作桥上的绝美风景。
裕后街与国内诸多热门旅游景点一样,盛行旅拍之风,郴江桥更是其中的“打卡”热地。一会雍容华贵的大唐佳人款步而过,一会三两身着素雅轻纱的婉约宋女衣袂飘飘,一会又有那一身神秘黑色霓裳的西域风情女子翩然而至,镜头之下,她们或凭栏远眺,美目盼兮,或倚柱沉思,仪态婀娜。静静流淌千年的郴江倒映着她们的倩影,一时间竟分不清究竟是她们前来探望郴江,还是郴江又逢旧识。
横跨郴江的鹊仙桥是裕后街的醒目地标,夜晚的鹊仙桥更是游人趋之若鹜的“打卡”胜地。深邃澄澈的蓝色灯光映照出弯弯桥拱,桥上两层七彩灯带交相辉映,绚丽旖旎,仿若银河倾落人间,又似织女巧手织就的梦幻锦缎铺陈于郴江之上,令人刹那间恍惚难辨,是天上宫阙,还是人间烟火宛如星河灿烂。
鹊仙桥东岸,一座高耸的马头白墙建筑,夜晚幻化为一方巨型银幕,光影变幻间,牛郎织女跨越时空深情相拥,秦观的《鹊桥仙》徐徐在画面铺展、流淌,那一行行古韵悠悠的词句,似低吟着亘古不变的浪漫盟誓。桥畔,一对对脸上洋溢着甜蜜喜悦与羞涩之意的情侣,想必正在庄重许下心愿。此时的裕后街,沉浸在一片浪漫欢愉的爱意氤氲之中。
历史与现代相拥,自然与人文交汇,裕后街大气磅礴,美轮美奂。当下,郴州精心编织的文旅锦绣仍在延展,秦观文化作为重要资源,续写着古韵新章。
秦观一生短暂如流星划过,然而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似那流淌千载的郴江,长流不息永不干涸,润泽后世惠及千秋。郴州,已然不仅是湘南版图上的一个标识,在秦观笔墨的滋养下,它还是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倘若秦观知晓,《鹊桥仙》在千年之后推动了郴州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了经济新增长点,他定会深感欣慰,或许还会轻吟一曲“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裕后街也是美食天堂。在临近鹊仙桥的“郴州家宴”,寻了一处临江的窗口,点了两道郴州的名菜“剁椒东江鱼头”和“永兴烧鸡公”,菜味极鲜美,分量也极大。我们又要了壶郴州倒缸酒,酒精度不高,糖度也不高,也是十分爽口。
品味桌间美酒佳肴,观赏窗前灯影人流,同行旅友感叹,郴州旅游把秦观的资源挖掘利用到了极致,功夫了得,令人佩服。高邮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当今汪迷很多,活跃了文坛,但秦观文化的开发潜力更大。近年曾有位高邮走出去的北京文友竭力鼓吹,高邮不仅是东方邮都,更是中国爱情之都,“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高邮应是多少青年男女的爱情盟誓和旅游向往地。我听了为之点赞。
郴江流向潇湘,潇湘水经洞庭入长江,大江东去,连接着高邮湖和大运河,词宗望郴江流逝,何尝不是在思念家乡江苏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