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作为海洋大省,拥有3.7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954公里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因此,发展海洋科技企业,无疑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近年来,海洋科技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展现出强劲的动力。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启动金融“螺旋桨”,与海洋科技企业一同“乘风破浪”。
船企联盟劈出远洋之“路”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船舶海工产业的贡献。海洋资源开发向深远海拓展,智能化、绿色化船舶与海工装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资金的需求也随之扩大,船企的发展将面临更加迫切的融资挑战。
今年4月,江苏某船企与比利时船东签订造船协议,订造一艘海底岩石安装船。根据合同约定需开立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船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收到保函,否则将会产生大额违约金。但企业从今年4月初订单确定到保函开立,仅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同时,此次涉及未合作过的新船东,保函金额高,且保函需船东认可的银行转开,这无疑增加了项目的复杂性和难度。时间紧,任务重,该企业忙得焦头烂额。
建行南通分行获悉该企业的需求后,迅速响应,组建专项团队深入调研项目签约背景、客户经营状况、履约能力等,并充分运用船舶行业研究成果,通过“融资+融智”的模式,落实综合金融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该行充分考虑到保函总需求金额大、单个银行无法满足,因此组建外部银团方案提供服务。作为牵头行,建行南通分行统筹全局,克服了保函开立时限紧迫、银团协议敲定难以及与船东、转开行存在时差等沟通障碍,同时,实行“节点到责任人、时效到小时”的闭环管理,通过环环相扣的“接力赛跑”,确保项目高效落地。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银团保函顺利合拢,并提前转开给船东。
在建行南通分行的支持下,江苏的海工企业赢得了船东的高度信任,为后续承接新订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仅如此,这次合作也打通了建行与该船企的合作。近日,该行牵头的2.08亿美元银团保函成功开出,有效助力该船企由中型跻身行业头部,顺利拓展海外市场,也充分体现了建行适配海洋经济项目需求,在整合金融资源、提供银团等综合金融服务方面有了更强的能力。
“智造”锻造深海之“锁”
陪伴企业不断突破成长,建行泰州靖江支行见证了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星锚链”)从一家村办工厂成长为全球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
四十余年前,刚刚成立的亚星锚链稳扎稳打,凭借扎实的工艺和稳定的质量在国内船舶配套领域崭露头角。随着规模扩张,充足的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保障。建行靖江支行敏锐了解到企业需求,主动为其开立结算账户并提供代发工资服务,奠定了合作基础。
在积极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亚星锚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打破国际垄断,业务不断拓展,其产品逐渐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行靖江支行靠前服务,进行授信“阶梯式”扩容——2006年,该支行为企业提供4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助力其完成产能爬坡。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下,亚星锚链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并于2010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企业上市后,将2.1亿元募集资金长期存放于该支行,既体现了对建行服务的认可,也开启了银企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亚星锚链的产业版图并未止步于传统船用锚链领域。企业一直积极转型,不局限于单一传统应用场景,而是用技术推动产品进步,拓宽产品使用场景,探索多样化、高级化的领域。建行靖江支行紧跟企业战略转型步伐,通过定期高层走访、专项调研等方式动态调整金融服务,以满足其不同阶段的经营需求。
2024年,在全球海运市场复苏、船舶更新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建行靖江支行根据企业订单增长带来的融资需求,快速启动授信申报流程,将资金“滴灌”直达企业。10月,该支行成功批复4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并于2025年上半年投放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专项用于原材料采购,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提供关键支持。
在建行的全力支持下,亚星锚链随时代变迁持续升级转型:通过技术革新生产出国产系泊链,打破国际垄断,彰显中国技术自信,为产业链协同创新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应用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亚星锚链亦积极向海洋工程装备、深海系泊系统等高端领域延伸,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海上石油平台、煤矿等场景,持续展现向“深蓝”进军的雄心。
当政策东风、科技浪潮与金融“涌浪”交汇,江苏海工产业正从“近海”驶向“深蓝”,建行江苏省分行也在这场助推“深蓝”更“深”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