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浸润好,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新东苑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打造集听民声、收民情、解民困的红色议事厅,将“红色”有效融入党建、文化建设、思政等工作,努力把社区建成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高地。
红色资源利用好,新东苑社区常态化开展“协商诸葛汇”红色议事活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在议事活动中,居民反映小区里晾晒空间不足,如何晒被子晾衣服不知愁过多少人。了解情况后,“协商诸葛汇”成员向社区建议增设晾衣架,从源头解决居民晾衣难问题。随后,社区就地考察,决定在1、10、17、26幢南侧增设晾衣架。如今,增设晾衣架工作经完成。基层治理离不开群策群力,社区通过红乡贤、老党员、居民构建“解忧管家团”利用好红色资源,通过议事模式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红色传统发扬好,新东苑社区开设红色手工活动,将红色传统渗入活动中。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社区组织女性党员代表开展“巾帼巧手颂党恩,共绣党旗表深情”主题活动,让党旗在党员心中飘扬,让党徽在社区闪耀,把党的恩情铭记心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苏绣的劈丝、穿针和绣制党旗的刺绣针法学习的过程中,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化在针里,融入线中,绣进心田,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红色基因传承好,新东苑社区深入强化党建思想引领,悟“红色基因”之髓,固本强基。社区结合红色议事厅平台和文化配送服务,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性教育。从分享中国茶的历史文化,到党员干部讲述郑板桥的清廉故事,大家品茶香、话廉洁。在红色议事厅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红色体验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参与红色文化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清廉教育,着力推动红色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红色文化浸润好,新东苑社区在红色议事厅开展残疾人精神文化关爱行动,通过增加残疾人文体服务投入,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残疾人文体工作高质量发展。关爱残疾人,不仅仅是物质层面,还应该包含精神文化层面。把优质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基层,送到残疾人身边,让更多的残疾人进一步融入社会、紧跟时代,实现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
集聚各类红色资源,拓“红色基因”之根,凝练精神,新东苑社区通过打造一个高质量红色议事厅平台,开展一些有特色的红色活动,组建一支高水准党性强的红色议事团队,擦亮一张高品质有内涵的红色文化名片,搭建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增强社区红色阵地的责任感,将红色成果嵌入社区。
通讯员 陆怡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