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毕业季来临,求职招工潮也即将迎来高峰。苏州高新区、吴中区警方护航求职有实招,为应聘者提供安心、放心的求职环境。
为牢牢守住合法合规企业入驻关口,为应聘者提供安心、放心的求职环境,高新区狮山派出所靠前一步、精准施策,会同劳动监察、城管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2022年度打击人力资源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利剑行动”,对辖区内的违法违规线索涉及较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单位及其关联企业和代工企业多、用工数量大、人力资源市场活跃的地区,持续开展常态化排查,有的放矢,靶向整治,精准打击。截至目前,共组织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联合行动3次,排查辖区内重点企业单位158家、约谈问题企业单位12家、挤压风险中介机构15家。通过联合行动,有效净化了辖区人力资源市场环境,进一步规范了用工招工秩序。
为进一步护航人才市场平安稳定,狮山派出所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在人才市场内部设置现场服务台,由派出所牵头,与属地劳动监察部门、人才招聘市场联合成立“志愿服务队”,除了方便求职者第一时间求助外,还负责现场答疑,针对招聘类各行业准则、企业用人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政策宣讲。进一步增强求职者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了解,提高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行为的意识。
苏州公安吴中分局也组织内保大队、法制大队、禁毒大队、人管大队、“意识防”专班等民警成立“护航先锋队”,趁着高校毕业生返校毕业,给广大毕业生从防范诈骗、抵御毒品、就业落户、劳动合同签订等多方面上了一堂安全课。同时,“护航先锋队”以进圈入群的方式点对点对毕业生进行线上咨询帮助服务。
求职陷阱知多少?
疫情之下,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求职机会变少、岗位竞争激烈,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这给不少求职者带来重重挑战。不法分子从中看到“商机”,把许多急需找工作的人诓入“陷阱”。
1.兼职诈骗:常见的有刷单诈骗,骗子抓住事主急于找工作的心理,用低门槛、高薪水、轻松挣的诱惑,让受害人一步步跌进骗子的圈套。当受害人刷了大单之后,便以金额太大被冻结为由,要求受害人继续刷下一单,才可返还资金,如此反复,骗取受害人更多的钱财。
2.招聘培训类诈骗:不法分子以高额的工资和无需工作经验为诱饵,诱骗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前去应聘。这类诈骗中,所谓公司的“HR”往往会采用电话面试的方式,在交流后,以工作需要培训为由,要求受害人交纳大量的培训费,以达行骗目的。
3.托“关系”找工作诈骗:不法分子吹嘘可通过“关系”帮受害人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向受害人大量索要钱财,待受害人交钱后,不法分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4.虚拟公司招聘诈骗:此类诈骗中,骗子会虚构一个公司,同样以网络面试或者电话面试的形式和受害人联系。在经过所谓的面试后,虚构一个假合同以获取受害人信任。最后,以入职需要受害人提供材料费、体检费和服装费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
5.中介与皮包公司合伙诈骗:劳务中介单位与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押金等,再编造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6.临时租用办公场所办公诈骗:不法分子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交纳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
警方支招
1.切勿轻信陌生人广告中所谓的“高薪职业”,应擦亮双眼,可以先在网上查询该公司信息,对信息进行反复核对。
2.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千万不要随意相信黑中介、游击招工者。
3.核实招聘企业的真实性。例如从工商局网站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进行查询,从而确定该企业是不是一家经过工商注册、信誉度良好的正规企业,同时查询企业的注册联系方式,联系企业确认招聘真实有效后再去应聘。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