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八届“紫金奖”文创设计大赛】让创意“金点子”变身产业“金钥匙”
2022-07-07 21:5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戴鸣蔚 徐宁  
1
听新闻


让创意“金点子”变身产业“金钥匙”

  第八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共收到作品29390项,创历年最高,共评选出金奖13项、银奖39项、铜奖73项、优秀奖356项及大学生创业创新奖63项。

  如何将这一个个高品质的创意“金点子”化为产业的“金钥匙”,引导推动设计团队走向市场,成为大赛积极探索的课题。

创意多元,碰撞灵感火花

  本次优秀作品展设置了8大展区。其中文创潮玩嘉年华展区是首次举办,展区占地约1300平方米,不仅有南京本土设计师俞科的《以梦为马》系列作品、秦玮鸿的《太空兔》系列作品等,还有众多知名艺术家如村上隆、草间弥生、奈良美智等的代表作展出,缤纷炫酷的潮玩与多元化文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停留。

  正如大赛的主题“创意成就美好,设计点亮生活”,展出作品和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获得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银奖的“畲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设计师以我国少数民族畲族的百福流水席之中的饮食器具作为载体,以浓郁的大红色、藏蓝色和白色为主色调,提取畲族所信仰的盘瓠和凤凰形象,从流水席器具为原型出发,还原设计了百福流水席系列器具。整套器具围绕畲族人“尚礼食俗”理念打造,用色大胆,独特的民族文化让日常饮食器具重获新生。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赛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美好生活”,其中获得金奖的是南京博物院推出的以戏剧实践为形式的博物馆艺术研学课程“少儿戏剧工坊”,通过文化旅游和博物馆资源相融合,“在学中游,在游中学”,将博物馆教育与游览体验有机结合,以文化赋能相关产业。

  “公益传播设计大赛”则更注重弘扬主流价值、传播文明理念,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视频作品《年轻的使命》荣获金奖,以三个青年人为主体,展现了时代虽然在变化,青年人却不会停止脚步,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初心使命,传承伟大的建党精神。获得银奖的平面作品《传承》,将“100”设计成拱门,坐在轮椅上的老革命和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都敬着礼,红色地标与现代建筑在背景中交相辉映,点题“岁月同证,初心不渝”。

创意落地,促进产业发展

  大赛评选出的奖项不仅是为了鼓励创作者,更重要的是希望这些奇思妙想能贴近、融入与大众生活相关的产业,造福于民。在过去7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诞生了许多精彩作品,部分带有先锋视角和前沿理念的作品成功落地,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成功融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促进了产业转化。

  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的《李巷三步曲》,在2018年获得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李巷村这个南京白马镇的小村庄成为全国炙手可热的“红色”主题文旅目的地。项目主创人员李竹告诉记者,之所以叫“三步曲”,就是对李巷的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无到有”,结合李巷新四军根据地历史,打造成具有“红色”禀赋的目的地,以“主客共享”的理念,让外来游客体验李巷本土生活和红色精神,也让本地百姓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第二阶段,李竹的形容是“查漏补缺”。全国游客涌入李巷,带来了巨大的停车压力和住宿难题,团队因地制宜,将祠堂旁的原村大队改扩建为游客服务点和集中住宿区;通过人行桥连接停车场,形成新的游客进村流线。第三阶段定位是“市场引入”,实现“可赏、可居”的目标。如今“红色李巷”已经成为溧水的IP,李竹告诉记者,正因为解决了住宿和交通问题,这里云集了众多教育培训基地。不仅如此,以李巷为核心,周边十几公里环线内的农田、遗迹等都成了研学游的一环,大大丰富了当地的可玩性和趣味性,让李巷从工作日到周末都“忙碌”起来。

  另一个落地的项目坐落在苏州市黄埭镇冯梦龙村。2018年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德泽渊源 耕读梦龙——听冯梦龙村讲三言故事》,在第五届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中夺得银奖。设计团队的主创人员张筠之告诉记者,2017年初次来到冯梦龙村,村口的冯梦龙雕塑和现代化广场与原有的乡村肌理大相径庭。设计团队在村中打造了“卖油郎油坊”,结合村中每年都会产出大量油菜籽,再融入冯梦龙《卖油郎独占花魁》故事的文化元素,吸引了大量游客来体验古法榨油,顺带销售油菜籽衍生产品,做到高度融合“农文旅”于一体。张筠之说,“振兴农村不仅是要让游客多来,更要为村民们考虑”,现在年纪大的村民在村里就能找到工作,油坊里的“卖油郎”吕东民让子女以后工作也回到村里。村里的党员带头承包村子的果园,民宿、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真正做到了共享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创意变现,有待多方努力

  “紫金奖”大赛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文化领域的风向标、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江苏文化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项目在实现落地的过程中往往还要面对种种挑战。荣获本届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二等奖的《锔城——苏州工人文化宫的锔缮更新》,由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团队设计,项目已投入使用。然而在推进过程中,为保护工人文化宫旁的历史名园沧浪亭,锔缮更新被按下了“暂缓键”。古文物保护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创意设计的过程中,更应当注意被设计主体与历史主体的协调共生。获得一等奖的《从前有座煤气罐》把目光放到南京月牙湖边即将退役的“老煤气罐”上,主创团队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以“变废为宝”的理念,将其设计成一个集花卉相关产业、儿童主题空间等多元活力新场景。设计方案目前尚未落地,主创人员李鹏飞告诉记者,南京市燃气管网的规划建设运作思路已趋于完善,在老城范围内继续新建煤气罐已失去作用。李鹏飞表示,除了自身在技术上仍需提高,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协同燃气公司,进一步论证改建煤气罐对区域调峰作用的影响,综合考量由此产生的替代成本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让气罐进入退役状态,并在此期间做好气罐社区的方案深化工作。

  同样,在展览现场,记者也看到了一些较为常见的文创产品,例如手机壳、徽章、钥匙扣等,参观者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些创意设计还停留在初始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愿为其买单者寥寥。文化能给予产业更高的附加值,产业能促进文化进一步发展,但在推动具体落实并进行产业化探索的道路上,仍需多方共同推进努力。今年4月,江苏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提出“两中心三高地”建设,明确提出我省将建成“文化创意设计中心”,而持续8届的“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无疑是将创意进行产业转化的一把“金钥匙”,将助力我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向更高维度飞速迈进。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戴鸣蔚 徐宁)

标签:设计大赛;金奖;创意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