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以“免费赠品”为借口,卖给老年人劣质家用电器;以“包治百病”为幌子,卖给老年人虚假保健品;用“保值升值”做噱头,诱导老年人掏钱“做投资”……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的旗号,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血汗钱”。为守护辖区养老环境,苏州桃源派出所宣传为先、联合整治、真情关爱“三箭齐发”,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以宣传为先
筑牢反诈根基
“打竹板,响叮当,广大群众听我讲,今天话题防诈骗,安全警钟要敲响……”在桃源镇新蕾村庆祝“七一”文艺汇演中,“桃源公安宣讲团”民警王鹏宇带着快板走上表演台,在竹板碰击的清响中,反养老诈骗宣传知识入脑入心。
自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行动以来,桃源派出所组建“桃源公安宣讲团”,掀起反诈宣传教育新攻势,努力让防治走在诈骗前面。
线下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法进行宣传,发放印有宣传字画的小礼品、播放反电诈广播、为村社区文艺活动献上反诈节目等。此外,张贴海报、悬挂横幅、发放反诈宣传手册等传统手段也不松懈,在辖区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线上则通过建立微信群发布实时高发警情案例,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截至目前,共发放反诈手册400余册,制作反诈短视频2个,悬挂横幅、海报等宣传品30余件,举办各类专题宣讲活动20余场。
以联合整治
铲除诈骗土壤
为了进一步挤压行骗空间,找准突破口,桃源派出所梳理了近三年以来接到的养老诈骗警情,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加以重点攻坚。
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联合排查行动,深入辖区内养生馆、保健品售卖店、理疗店等重点场所进行突击检查,通过查看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材料,检查是否存在锁定老年人群体进行夸大或虚假宣传、利用免费体验产品吸引老人实施欺诈误导消费的行为。
增强经营主体第一责任人意识,呼吁经营主体守法诚信经营的同时,积极揭发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据统计,此次行动共排查相关营业场所12家,暂未发现涉及养老诈骗等问题。
以真情关爱
铸牢情感护盾
“老年人在健康养生、情感交流等方面有较强的需求,因此容易在劣质保健品、代办养老保险上受骗。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的分辨能力差,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帮助。”社区民警韩光祖如是说道。
为进一步铸牢养老反诈情感护盾,桃源派出所充分发挥民辅警、网格员、居委会、志愿者、家属等主体联动力量,增加对独居老人的走访频次,完善辖区老人基本信息,建立养老服务诈骗隐患“红橙黄绿”风险管控名单,加强分类处置,以真情关爱挤压行骗空间,用耐心细致铸成情感护盾。同时,倡导子女常回家看看,给予家中老人更多陪伴,补足老年群体的“情感之钙”,引导年轻人多向家里的老年人介绍反诈知识,共同筑起反诈骗“家庭防护网”。
“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一头连着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公安人员必须扛起的责任担当。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辖区老年群体反诈意识显著提高,截至目前,60周岁以上老人无人上当受骗。”桃源派出所教导员张少华高兴地告诉大家。陈仁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