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提升基层党员冬训学习成效,切实把理论学习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转化为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转化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张家港市乐余镇永乐村、乐余村、乐余社区、水利站、自然资源所组建“乐为民”党建联盟,打造多维联动全覆盖的联学联训模式,学以致用、以学促干。
联学有“声”,构建联盟联学融合体
“万万没有想到,党组织把理论学习送到家门口。”3月17日,张家港市乐余镇乐余村党总支委员毛丹、乐余自然资源所副所长周勇将理论“随身听”送到91岁老党员耿士新床前,耿老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针对联盟457名党员群体差异大、层次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以“线上云听课堂”创新联学联训形式,将冬训六大专题、乡村振兴成果以乡里乡音方式,精心制作冬训理论“随身听”,向党员中心户、行动不便老党员免费发放,足不出户接受理论教育,并发挥新媒体矩阵力量,在“两村一居”微信公众号推出6期“冬训云课堂”线上学习音频课程,拓宽农村党员冬训学习渠道。同时,以“线下理论氧吧”推动靶向宣讲,组建“乐为民”宣讲团,瞄准农村党员思想需求、文化层次和接受习惯,通过用“乐余方言”讲“普通话”,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理论创新、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热点课题接受群众点单9场次,让党员坐得住、听得进、学得会。另外,以“线下+”扩大党员“局域网”,通过制作发放冬训特色文创产品,举办专题党课、主题观影、主题讨论、快板《心中话儿献给党》、植树活动等“接地气”方式延伸理论学习“小切口”,让冬训直达党员“神经末梢”,增强党员冬训吸引力。
“党员冬训是基层党员理论学习的‘充电站’,我们整合共建单位党建资源,实现‘闭门造车独自学’向‘开门迎客融合学’转变,增强党员冬训吸引力,确保联学联训全覆盖。”张家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第七党支部书记陈颖捷说。
联训“为民”,在办实事中学以致用
“年初居民向社区反映道路坑洼问题,没想到交通部门一周之内就全部修复好了。”乐余镇乐余社区党支部书记汤琼说。
为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能力,冬训以来,6个联学联训党组织根据职能特色,瞄准乡村振兴难点热点,签订《2022年党建共建协议》,明确了强化党员联学联训、共建联席会商、党建资源共享、志愿服务联动、文化交流互促、为民办实事联动机制建设,把冬训专题学习和年度重点工作融合在一起,以用促学、以学促干。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服务乐余村光伏发电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充点站项目落地,推动村级经济发展。把美丽街区、美丽庭院示范带”建设纳入党训联学联训范围,共商规划方案、共谋建设施工,将学习成果运用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场。全面启动永乐村水系连片综合整治、乐余村和乐余社区乡村道修复和安防设施增补工程,服务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举办公益集市、结对帮扶将微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让人民群众共享为民办实事成果。
“只有将党员冬训转化为强村富民的具体思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才能在破解乡村振兴难题中书写党员冬训年度答卷。”乐余镇乐余村党总支书记陈峰指着该村村级经济超千万发展规划图坚定地说。
同心防疫,构筑基层防控“移动堡垒”
面对疫情多点散发形势,通过开展防疫排查“大走访”、防疫防控“大联合”、志愿联动“大融合”,将党员冬训联学联训办在疫情防控一线,将联学联训组织在区域核酸检测组织一线,将初心使命践行在挨家挨户摸排一线。
组织交通、水利、国土党员干部就地“转岗”,深入“两村一居”开展疫情防控大走访排查5200多户,走访企业110家摸排2878名职工、工地两家摸排650名工人,发现未按规定上报备案人员23人,收集上报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企业发展等问题41个,帮助企业解决政策咨询、对上协调等问题28个。组织村(社区)党员志愿者赴入港离港查验点落实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报告阴性证明查验,累计查验车辆10万多辆、13万多人。在疫情防控最为关键时刻,联盟共建单位组织以分会场形式,举办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入党初心,以扎实的防疫成果作为检验党员冬训、联学联训成果“试金石”。
“我们就是要以‘铁脚板’‘金嗓子’ 全方位、无死角构筑起基层疫情防控的‘移动堡垒’,在担当作为中检验干部、在履职尽职中磨砺干部,在疫情防控中汲取奋进力量,凝聚新时代‘赶考’磅礴伟力。乐余镇永乐村党委书记余刚说。
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