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
江南时报讯(记者 戴鸣蔚) 7月11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发布会。发布会上,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围绕“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取得新突破”主题作介绍。
近年来,宿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省内作出更大贡献、全国奋力争先进位”目标定位,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厚实的“宿迁答卷”。
刘浩介绍,目前宿迁市综合实力实现了“初露头角”到“拾级而上”的转变。地区生产总值十年跨了三个千亿台阶、去年达4398.07亿元,排名从2014年的全国95位提升至68位,人均GDP上了五个万元台阶,所辖三县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全市工业总产值去年突破5000亿元,位列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榜第76名。其中,白酒产业营业收入、膜材料产值、光伏组件产能分别占全国6%、5%、4%,新能源产值突破千亿。服务业增加值达两千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1300亿元。同时,宿迁市成功获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林木覆盖率、中心城市绿化率分别居全省第三、第一,PM2.5浓度十年下降了50%,国省考断面优Ⅲ水体比例达96%、创历史最好水平,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全省最高,“江苏生态大公园”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另外,宿迁市正在加快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新增国家级改革试点90项、省级试点340项,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市域案例。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翻一番,城乡收入比1.57:1、全省最低。更新改造棚户区1997万平方米,23万农民搬入了新居。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全国第五,市区社会文明程度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
刘浩表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宿迁面临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任务。宿迁市委市政府将坚持“四化”同步、彰显特色优势,全力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取得新突破。推动新能源“产、发、储、用”一体发展,构建纺织“一根丝、一匹布、一件衣”全产业链,实施“百亿龙头、上市企业、专精特新”拔尖工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出台新质生产力“1+3”三年行动方案,构建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3+1+X”未来产业体系。同时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计划,每年新增3个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数实融合”、工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农业“接二连三”等新机制,推动运河宿迁港与连云港海港、徐州陆港、淮安空港“四港联动”,促进港航产一体发展。坚持产业创业就业联动,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项目,切实抓好78项民生实事,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刘浩表示,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宿迁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宿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目标定位,致力向“先进”攀升、向“高端”迈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