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露成霜,恰逢农事忙。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亲身感受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幸福课堂”——“霜染万物 邮说农忙”青少年主题活动在荆刘村火热举行。村“五老”志愿者们精心策划,带领孩子们通过“听、学、画”的沉浸式体验,共赴一场与深秋的约会。

方寸之间,洞见节气智慧
活动在邱老的邮票故事中温情启幕。他手持一枚枚精美的邮票,如同打开了通往自然世界的窗口。“孩子们,霜降时节,树叶会变黄变红,大家看,这枚‘霜降’邮票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游客赏枫的美丽画面”,邱爷爷以邮为媒,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物候特征和气候规律娓娓道来。小小的邮票,化作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自然故事,成功地为孩子们叩开了认识秋天最后一站节气的大门,让古老的知识在方寸之间焕发出新的生机。
农谚声声,感悟大地哲学
“霜降一到,咱们的土地和农民们可就忙开啦!”紧接着,邱爷爷又将一幅生动的农忙画卷在孩子们面前徐徐展开。他从“霜降见霜,米谷满仓”这句充满智慧的农谚说起,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此时节北方抢收红薯、南方晚稻入仓的繁忙景象,并科普了为何“霜打过的白菜格外甜”的科学道理。此外,邱爷爷还分享了霜降时节吃柿子、登高远眺、赏菊等传统民俗。他朴实而充满智慧的讲述,不仅传递了知识,更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先辈留下的古老历法,更是一本指导耕耘播种、充满生命力的“大地说明书”,凝聚着中华民族顺应天时、勤恳劳作的生活哲学。
笔尖流淌,活化文化传承
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孩子们将所学、所感、所悟倾注于笔端,进行了主题艺术创作。他们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霜降图景:火红的枫叶、金黄的稻谷、饱满的柿子……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笔尖“活”了起来,变成了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画作。

此次活动巧妙地将知识讲授、民俗传承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不仅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沈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