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无人机盘旋进行热成像搜寻;密林里,民警的手电筒和肩灯交错闪烁,警犬正嗅辨搜索。“找到了!找到了!”搜救行动终于传来好消息,民警将走失并在林中跌落的老人背起。这是南京警方“火线寻人”机制运行后一次“寻常”的搜寻。
近年来,南京公安围绕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这个目标,从改革中破题,于关键处落子,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一项项改革举措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拔节生长,现代警务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新型警方公共关系
不久前,某服装企业报案,称旗下系列服饰在网上平台被多家商铺擅自仿制销售牟利。南京警方全力侦破,端掉网上销售“盗版”服饰的售假团伙,4个制假售假窝点被捣毁,涉案金额达2800万元,企业权益得到维护。
这是南京警方优化升级警企联络机制,维护企业合法利益的诸多案例中的一个。南京市公安局成立合成服务中心,融合公安机关各项服务企业职能,共有内保、治安、交管等17个警种条线和13家公安分局参与,集中推广“方便企业办事,找一个部门就能办成所有事”的服务新模式。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警企议事会开进企业,问计于企、问需于企,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南京公安警营开放活动现场直升机索降表演)
今年,南京公安创新推进常态化警营开放活动。从举办首届“警营开放周”到在全国首创“警营开放月”,再到常态化,警营开放已经成为南京警民互动的现象级IP。“打开”警营,不只是警察“走出去”,更是为了让群众“走进来”。
“我的安全感更足了。”很多参加警营开放活动的市民这样说。在南京公安深化改革进程中,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厚植,心的距离近了,新型警方公共关系根系向下,向阳而生。
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是新型警方公共关系的核心。南京市公安局于2022年11月创新建立的“火线寻人”机制,至今已近3年,通过组建失联人员查找专班,365天全天候运转,负责全市失联警情研判处置工作。
随着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不断提升,这一机制不断被注入智能化元素,“机器狗”、无人搜救船等新警务装备也先后投入使用,目前,“火线寻人”机制人均找人时长已缩短至113分钟,24小时找回率达99%。
“找到的是一个人,挽救的是一个家庭。”一位获助者说。
主战结合主防,夯实现代警务体系
“能不能把这类型案件建个模?”
“没问题,马上办。”
6月15日17时,南京市公安局主战中心,一场类案分析会正在举行——对近期发生的同类案件进行甄别,分析研判,建立案件模型,形成预警,以加快案件辨别、侦破。
“主战中心实行扁平化作战模式,将集成的数据资源快速汇集,实现一警牵动全局,全局支撑一警。”主战中心负责人说。
(南京警方在“苏超”球赛现场安保执勤)
为进一步提升合成作战的精准化专业化水平,2024年12月,南京市公安局调集精锐力量成立主战中心,立足实战需求,打破警种壁垒,把强化大数据挖掘应用作为抓手,成立民生案件、合成赋能、反诈、警情案件贯通等13个战队,各战队通过“自主选题主动研判+数据建模自动研判”两种模式,持续提升破案效能。
前不久,一场演唱会即将开场,看台上,几名便衣民警“隐”入歌迷中,十几分钟后,8名男子低着头跟着便衣民警离开看台——一个从外地流窜到南京,专门在演唱会、音乐会上实施扒窃的犯罪团伙被捣毁。“从被动式侦查破案到主动研判出击,实现打击犯罪模式的转型升级。”主战中心负责人说。
与主战相对应,南京公安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转变基层派出所职能,同步强化主防。
6月12日8时许,秦淮公安分局瑞金路派出所民警季建华来到他位于中山东路524号的办公室——南航社区警务室。这天,这位社区民警的工作是这样安排的:反诈宣传、企业安全检查、走访群众……
退出派出所日常值班后,季建华一头扎进社区,从“下社区”到“在社区”,再到“融入社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如今,南京公安所有社区民警全部退出派出所值班,专门从事社区工作,派出所的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源头防范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上来,全市案件发案率下降态势明显。去年,南京获评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群众安全感达99.33%,再创历史新高。
改革赋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南京”
“我们是南京警察!”今年2月28日,当几位南京民警“神兵天降”,藏身外省某小区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某如一摊烂泥瘫倒在地。至此,一起发生在15年前的命案告破。
对命案积案保持“不破不休”凌厉攻势,锲而不舍追凶,南京公安成立命案积案攻坚专班,自2023年以来,已有十多起本地命案积案告破。
5月15日清晨,南京警方分别在河南、安徽、南京等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3个非法入侵医院挂号系统,利用软件“秒空”医院专家号后高价卖出的“黑客黄牛”团伙被一举捣毁,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近年来,南京警方围绕涉旅游、医疗等各类“黄牛”违法犯罪,持续保持“零容忍”严打态势,主动作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良好社会秩序。
端午假期,南京再次迎来大量游客,景区、商圈、高速公路……“平安蓝”无处不在。方舱开启,警用无人机稳稳升空,俯瞰的画面显示在指挥中心大屏上:夫子庙景区如潮的游客中,一盏盏闪烁的民警肩灯如同航标,引导游客有序行进。“还想再来一趟南京”的理由里,除了美景、美食,更有这座城市的平安底色。
平安的底气,来自新质战斗力——南京公安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坚持以业务牵引技术,以科技强警服务支撑警务实战。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从应用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南京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提挡加速。
2020年以来,南京公安18个科技项目获评公安部科学技术奖和基层技术革新奖,获奖数位列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宁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