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固城街道企业家付小龙:履行社会责任 彰显企业担当
2024-01-03 20:2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孔令谦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1月2日,南京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上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通报表扬了第六届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同时解读了《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会上,高淳区6名民营企业家,当选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固城街道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小龙获此殊荣。

付小龙,高淳区工商联第九届执委、固城街道商会副会长,秀山村人,对高淳的陶瓷有着别样的情感。2010年,在外打拼了数年的付小龙回到固城街道,盘下了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也扛起了他作为本土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复古”即创新 看企业发展背后的文化传承

刚接手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的时候,这个产值300多万元的公司经营状况并不算好,市场竞争压力大,为了图存求进,付小龙带领公司走上了产品创新的道路。说是创新,付小龙最终决定做的,却是“复古”风格的陶瓷餐具。“一开始身边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产销粗陶复古餐具的发展方向。”付小龙表示,“但我坚信传统的就是最好的,传承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年轻一代企业家的责任。”最终,付小龙成功在这条错位发展、“复古创新”的道路上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现在,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7000余万的公司,产品远销日、韩和欧美。“相较于公司的壮大,更让我欣喜的是市场对我们传统陶瓷文化的认可。”付小龙这样说道。

产业促发展 看千万投资背后的社会担当

在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的展览室中,有这样几件风格迥异的陶瓷器格外引人注目,付小龙告诉记者,这是来自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巴陶瓷。“在塔巴村考察的时候,我们发现村里人大多都会制作这种陶瓷器,但因为缺乏经济效益,这种传统文化面临着断层的危险。在当地投资建厂,不仅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经济,也能为文化的传承贡献一点力量。”

2019年7月25日,付小龙响应政府号召,第一次来到南京市对口支援的西藏墨竹工卡县塔巴村考察时就注意到了这里制作陶瓷器的传统,一个以产业助力当地发展的计划在他的心里逐步落实。

2020年5月21日,付小龙投资1000万元与西藏本地陶瓷合作社合资成立了西藏弥盛塔巴陶瓷工艺品传承有限公司,全套引进高工艺的专有非遗陶瓷生产设备,年产陶瓷20万件,每年给合作社分红利润的15%,保底10万。从而以产业带动当地发展,鼓励当地藏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西藏弥盛塔巴陶瓷工艺品传承有限公司的二期项目也于2022年10月建成投用,带动了当地部分藏民就业。

此外,公司招聘的6名西藏籍大学生已经全部在高淳培训完毕,返回墨竹上岗,让这些年轻的力量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馈家乡 看本土企业家背后的责任

在付小龙看来,谈企业责任,首先便是要对员工负责、对家乡负责,积极履行好社会责任,以感恩的心不断参与各种公益慈善企业。“高淳这片土地滋养、哺育了我和我的公司。”付小龙常说。因此,10多年来,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始终不忘对员工的关心,每年春节都会为员工送上家电等礼品。每逢端午节、春节等节日,公司就会到街道敬老院、村居开展敬老、助残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把祝福和关爱送到五保老人、困难残疾群众心坎上。疫情防控期间,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累计向街道和相关村捐款达40万元,捐赠价值数万元口罩。每年在高淳“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南京弥盛陶瓷都会积极捐款,助力慈善公益,2023年3月,付小龙一次性向高淳区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近年来,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曾积极参加“苏陕协作,捐资助学”活动,被柞水县委评为2022年爱心企业。另外,付小龙还积极捐款支援家乡秀山村新农村建设,拿出50余万元,铺浇秀山绕村沥青道路,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付小龙用一件件慈行善举,传递出一位民营企业家放眼未来、向上向善的美丽情怀。

“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坚守初心,履行社会责会,崇尚慈善,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南京弥盛陶瓷制品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更是付小龙多年来遵循的信条。(孔令谦)

标签:陶瓷制品;南京;南京弥盛陶瓷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