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降临到溧水区永阳街道城郊社区居民郭美鸿的家庭,她的丈夫从此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而后的15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郭美鸿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这个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感人的亲情故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遭遇车祸 丈夫失去自理能力
对于2008年丈夫出事那天发生的一切,郭美鸿至今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我丈夫吉小军在沙河的一家工厂务工。11月一天中午,他下了夜班,骑着摩托车回家,此时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冲过来将他撞倒在地。”得知丈夫被撞的郭美鸿急冲冲赶到医院。此时丈夫吉小军整个人都肿了,血一直在流。因情况严重和治疗需要,郭美鸿很快将丈夫转到了省人民医院。在省人民医院,丈夫吉小军在ICU一待就是20余天,郭美鸿寸步不离,一直待在病房外守候。
细心照顾 她成了专职护理
从省人民医院出院后,郭美鸿的丈夫吉小军从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由于颅脑损伤,还丧失了语言功能。面对现实,郭美鸿意识到整日悲伤消极于事无补,自己应该做的是坚强起来,靠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家撑起来。于是,她坚强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一边照顾着正在读初中的儿子,一边帮着丈夫做康复。
为了让丈夫有好的生活质量,郭美鸿早上5点多就起床,帮助丈夫穿衣、洗漱、喂早点,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照顾着丈夫的日常生活。按摩翻身、擦拭身体、喂饭、如厕、推着丈夫在小区遛弯……是郭美鸿每天都会为吉小军做的事情。
虽然现在郭美鸿做这些事儿已经非常熟练,可是刚开始,她却有很大的压力。“就比如洗衣服这一件事儿,丈夫每天都需要换洗衣物。以前家里没有洗衣机,冬天洗一次就是一大桶,需要一个多小时,经常累得腰酸背痛,手也经常脱皮,只能咬牙坚持。”
苦难没有压垮这个看起来瘦小又内心十分强大的女人,越是困难,郭美鸿就越坚强。“既然是夫妻,就要患难与共。老吉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以前靠他,现在必须得靠我。”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照顾,丈夫开始有些许好转。也是看到妻子每天细心照顾自己,他能对着郭美鸿摇摇晃晃的竖起大拇指,给她点赞。而此时的郭美鸿,虽然日子辛苦,却是笑的最开心的,因为丈夫的肯定是对她最大的安慰,是继续坚持下去的最大的动力。
祸不单行 她患了乳腺癌
2012年,郭美鸿也因为身体不适被医院诊断为乳腺癌中晚期,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更是让这样一个家庭雪上加霜。郭美鸿仔细琢磨着,丈夫虽然一天天好转,但仍然离不开自己的照顾,孩子还要上学,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病影响孩子的学业。于是,再三考虑之下,郭美鸿选择了隐瞒,她将丈夫托付给了乡下的亲戚照顾,独自一人去医院接受化疗。
虽然化疗期间自己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但郭美鸿依然坚持每隔一天就去乡下看望丈夫一次,给他擦擦洗洗,陪他说说笑笑。“他习惯了我的照顾,每次我一去,他都会冲着我笑,我就坚定了信心不能倒下,要早点康复,早点接他回家。”回想起当时的那段时光,郭美鸿脸上透露着苦楚背后的坚强。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郭美鸿自己的身体也调理的越来越好,曾经因化疗掉光的头发又长了出来。不仅如此,在郭美鸿的精心调理下,丈夫现在已经可以下床走动。郭美鸿说,看到丈夫的好转,她心中的喜悦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她也暗自下决心,要继续努力坚持下去,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在郭美鸿的坚强支撑下,一家人已渐渐从阴霾中走了出来,婆婆和丈夫的脸上常常洋溢着温馨的笑容。
郭美鸿十年如一日的真情付出,亲戚朋友和邻里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赢得了大家尊敬,同时也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尽管家里很困难,但郭美鸿从未想过放弃,正是她不离不弃的照顾,成为了社区居民争相赞扬的“最美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