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鑫建议:支持南京建设我国重要金融中心
如何承接放大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功能,带动东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
2022-03-05 10:41:00  作者: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孙海燕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际资本的引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也为世界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如何承接放大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功能,带动东部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带来一份关于支持南京建设我国重要金融中心的建议。建议支持南京开展金融政策先行先试、主动承接、联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以及申请创建南京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

  南京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功能。陈鑫代表认为,南京建设重要金融中心,是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长三角区域内,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陆续发布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均对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江苏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南京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苏皖赣等区域的“中继放大器”,着力增强南京金融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效应。长三角区域金融协同发展,需要南京建设重要金融中心这个增长极。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是国家层面批复同意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如何提升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把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答案在创新和金融上。

  在对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服务、支持的同时,金融业作为南京的重要支柱产业,也迫切需要南京牵头形成统一、联动的金融协调发展态势,更好地服务都市圈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构建安全韧性城市。

  在调研中,陈鑫了解到,如今,作为南京市金融集聚度最高的地区,建邺区初步形成了“金融和科技服务业+人工智能”的“1+1”主导产业体系。以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为代表,多家全国性互联网企业布局建邺,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总部集聚区。

  针对这些现状与需求,陈鑫代表建议,加大对南京金融业发展的综合支持,加快把南京建设成为南京都市圈金融要素配置的重要枢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重要金融中心。

  “首先要支持南京开展金融政策先行先试。当前,南京正在推进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建议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部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南京在投资范围、跨境资金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打造境内外资本双向流动、合理配置的集聚高地,为都市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同时,支持南京江北新区申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在人口、产业、经济持续快速集聚的东部地区,高质量提前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愿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 陈鑫代表建议。

  陈鑫代表还提出,应鼓励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在宁深度布局,支持河西、江北等金融集聚区与陆家嘴、临港新片区、黄浦区等建立协同发展机制,自贸区南京片区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开展联动金融创新等。

  针对跨区域金融风险,陈鑫代表提出,应支持南京都市圈城市开展跨地区风险防控合作,支持南京完善企业债务风险处置机制,强化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突出事中事后监管。支持南京加大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建设地方金融数字化监管和服务平台,积极申请“监管沙盒”,为金融创新活动提供更加灵活的监管环境。

标签:南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长三角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