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警务室虽小,但却承担着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牢固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的重任。今年以来,东海县公安局房山派出所立足民情实际,坚持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精神,从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等方面形成工作机制创新调处化解模式,充分发挥民辅警的主观能动性,让纠纷调解有速度、有温度。
11月23日上午,房山派出所辅警滕友春收到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竟是一面锦旗。这面写着“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锦旗。原来,11月初,房山派出所接到辖区某企业负责人报警称,因为货物运费问题自己和客户孟某发生争执,双方争执不休。接到报警后,民警苗龙立刻赶往现场,并带上了所内资深的老调解员滕友春前往。了解双方诉求后,民警和调解员通过“法、理、情”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调解。最终,该企业负责人和客户孟某等4人握手言和。问题得到满意解决,孟某等4人便返回了山东,为了表示对调解员的感谢,孟某特地制作了锦旗寄到房山派出所。
在工作中,针对乡村群众诉求多元化特点,房山派出所创新实施“社情指数”治理机制和“温情调解法”,确保了乡村和谐稳定。
11月15日,家住在房山镇陆圩村的韩某夫妻,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了矛盾,房山派出所调解员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本着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原则,与双方当事人分别交谈,在交谈过程中,民警了解到韩某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和妻子李某发生争吵,民警首先对韩某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引导他如何处理好家庭矛盾,同时李某对丈夫缺乏信任心理进行疏导教育,经过近2个小时的耐心劝说,最终双方各自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达成了谅解,最后夫妻两人握手言和,一场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为了促进辖区和谐稳定,房山派出所充分发动党员民警深入镇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采取现场了解、深入调查的方式,及时发现疑似有矛盾的当事人,详细弄清双方存在矛盾的重点和化解矛盾的难点,科学制定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多方设法解决。
为了提高调解质效,房山派出所还注重“警格”+“网格”融合,邀请村民党员、村委老干部、德高望重的乡贤进驻调解中心,由派出所牵头,建立中心日常工作机制,组成多支民间调解队伍,强化调解组织延伸,在基础工作中主动发现矛盾、充分重视纠纷,真正把矛盾稳控在当地、化解在源头。今年以来,房山派出所已有效化解各类纠纷矛盾69起,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82%以上,当事人满意度达95%,收到锦旗、感谢信等1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