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诈斗争日益尖锐复杂的今天,诈骗分子的资金转移手法不断翻新升级。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滨海县支行深刻认识到,“以变应变”的关键在于持续学习、精准识变。支行将深入学习、掌握涉诈资金转移新手法、新套路作为反诈工作的核心发力点,不断提升一线员工的“火眼金睛”,全力守护客户资金安全和金融秩序稳定。
常态化学习,洞悉诈骗“七十二变”。支行摒弃“一劳永逸”的旧思维,建立起常态化、高效率的学习机制。一方面,紧密追踪权威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涉诈案例、风险提示和手法解析。另一方面,深挖内部案例,对系统内发现的异常交易、可疑线索,组织专人进行复盘分析,深挖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新手法、新特征,将实战经验转化为学习教材。
精准化剖析,练就识诈“真功夫”。学习绝非泛泛而谈。支行聚焦资金转移的关键环节和最新“障眼法”,开展靶向性深度剖析。定期组织柜面能手、客户经理进行专题研讨,对收集到的最新诈骗资金转移手法进行拆解,明确其运作模式、关键节点和识别难点。最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战能力,通过模拟真实诈骗场景、可疑交易情景,组织员工进行角色扮演和应急处理演练,检验学习成效,提升临场反应速度和处置精准度。
全员化赋能,打造防诈“金钟罩”。利用晨会等碎片化时间,通过案例分析、要点速递、风险提示等方式,将最新学习成果和识别要点迅速传导至每一位柜员、客户经理。同时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疑点、成功拦截后即时分享经验,营造“人人都是反诈哨兵”、“经验共享、共同进步”的浓厚学习氛围。
通过持之以恒、精准深入的学习,滨海县支行员工对层出不穷的涉诈资金转移新手法保持了高度的敏锐性和识别力。这种以“学”为先导、以“识”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已成为支行有效拦截诈骗资金、保护客户“钱袋子”的坚实根基。(刘亚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