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联红
2024-02-07 16:4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狄昌明  
1
听新闻

  写春联送福字,是民俗,更是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亮相。在红红火火的热烈氛围下,那一张张红红的纸张,在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注视下,在一双双温暖的大手簇拥下,跟笔墨对话,和心灵互动,与文化传情。那笔走龙蛇的气韵,酣畅淋漓的笔墨,寓意隽永的文字,寄托着勤劳善良的人们多少美好的期盼和向往啊!

  前几天,我参加了南京浦口区文联和区书法家协会组织的一场写春联送福字活动,要求下午一点半之前到达写作地点。我们不敢有一点懈怠,匆匆划过几口饭,未敢休息,开车接上书法家陈军先生,穿过葳蕤的百里老山,沿着盘乌公路,一路向东疾驰。到达时是一点十分,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工作人员已排好了桌子,铺上了毛毯。区书协的马老师正从车上抱来一捆捆鲜红的对联和福字纸。看到这么多围观的人和期待的眼睛,我和陈老师一商量,不等其他的书法家了,当即打开笔墨,为乡邻们书写起来。

  我先用行书、楷书、篆书,为每人写了几个福字。由于我运笔快,写得多,来求福字的人也多。我要求大家,每个人只能拿两到三个福字。但有的人说喜欢几个书体的福字,我也为他们多写了几个,一般不超过五个。福字在手,我又为他们写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一副春联写得最多。迎新春送祝福的应景对联,如“日影泛槐烟,春归柳叶新”“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五字的,七字的,乡邻喜欢,我尽量满足。区文联主席郭丽萍、秘书长陈思女士过来向大家问好。我们只顾低头写字,对她们的关怀,只能含笑致意了。区书协主席张发祥走到我身边,看我写了几副对联,点头表示赞许。

  在现场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有一老先生问我,你能为我写一个“天下第一福”吗?我迅即写出,示意是否就是这个福字,他点头称是。我告诉他,这个福字是康熙皇帝书写,目前在北京恭王府内有石刻碑廊存放,供游人观赏。此字蕴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故被世人喜爱。此字我平时练习久矣,可谓一挥而就。但由于时人都追求吉祥之意,喜欢饱满的笔法和气象的正大,我写的福字皆粗大黑,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故而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一福”,写春联时基本不写。果然有观众发声了,老王你要的这个“天下第一福”,字是漂亮,但过年了,大家图的是喜庆。你看这个字,下面还打个X,多不吉利啊。田地要大,人要安宁,这个田字下面要收口,肥水不流外人田啊。你现在还不享福啊,吃不愁穿不愁,拆迁分了两套,一年外出旅游几趟,神仙也没得你快活哦!大家都被说笑了,连说这个时代太好了。我对大家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书法艺术寓意深远。同样一个福字,从书法艺术和人生哲学来说,都蕴含丰富,而弥足珍贵。但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认知下,又有另一番风貌,另一种待遇,你说我们能不好好学习,继承传统,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有所变革,有所创新吗!

  浦口钟灵毓秀,山川壮丽,文化底蕴深厚,受当代草圣林散之及金陵四老艺术影响甚巨。因先圣之艺业,得古今之佳构,贤者既出,后辈继之,草圣乡风,翰逸神飞,人文荟萃,名家迭起。张发祥、陈军诸先生,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俩书写的对联和福字受到观众们的追捧。

  张发祥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先习二王、米芾,近年在颜真卿上用力甚勤,汉碑及清代邓石如亦有所研究,多次进京参展,我亦陪同数次,受益匪浅。陈军先生幼承家学,孩提时即研习书法艺术,受林散之影响甚大,心摩手追散翁书法数十载,颇得林体书法神韵,其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省市书画展。有一位老者在陈老师旁边,伫立良久,不愿离去。他说陈老师的字得林老的真传,线条、结体、韵式都不简单,希望陈老师在对联上落下大名,以作纪念。陈老师扭头对我讲,这位老先生懂书法,并为之落款。陈老师嘱我,运笔慢一点,所以我后面写的对联尽量慢下来,字也显得更加饱满,更有气势,也更受欢迎。

标签:对联;春联;老师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