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摄政”与“托孤之臣”“顾命大臣”(五)
2024-01-24 10:2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五.王莽“摄政”:演变为“篡政”建立“”政权。

  历史进入到汉元帝时代,刘姓皇族血脉开始衰弱,人丁不旺,外戚王氏宗族势力开始占据上风。这与一位女人王政君有关,更与她的侄子王莽有关。我们通过对《汉书》之《元后传》《王莽传》《外戚传》及《后汉书》等历史文献阅读,对王莽由“摄政”而“篡政”的历史进行了解。

  (一)王莽靠“外戚”身份挤进官场,在刘汉朝廷先示弱后逞强。

  就在汉武大帝去世不到40年时间,到了汉元帝刘奭时期,外戚在汉朝江山中又开始发挥重大作用,其中以王政君为典型代表。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前后辅佐了元帝、成帝、哀帝、平帝4个皇帝,任“第一夫人”长达60余年。

  据《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载,汉宣帝“五凤”年间(公元前57-前54年),18岁的王政君应选“入掖庭为家人子”。大概到了甘露元年(前53年),皇太子刘奭爱妃司马良娣病死,刘奭从此“悲恚发病,忽忽不乐”。汉宣帝刘询害怕太子忧伤过度,加之司马良娣在临死前曾告诉刘奭,她之所以生大病,是因为太子身边的那些“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造成的,刘奭身边原先的诸娣良人们不可能成为太子妃的人选了,只得下令从后宫“家人子”中挑选可以“虞侍太子”的宫女来作为太子妃。

  甘露二年的一天,太子刘奭前来朝拜父皇母后,皇后就让“长御”女官将选来的五位“家人子”女子带来供太子选择,王政君位列其中,因坐位靠前,被情绪低落的太子随意一句“此中一人可”而成了太子妃。在太子东宫完婚后,王政君侍宿一夜,竟然怀上了龙种。说也奇怪,在这之前,太子后宫有娣妾十几位,有的被太子“御幸”长达七八年,但没有一个怀孕的。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生下了一个男孩,不仅太子刘奭高兴,汉宣帝有了孙子,更是开心,亲自为孙子取名刘骜。

  公元前49年十二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刘骜是汉元帝长子,很快被立为太子。“母以子贵”,王政君先由太子妃而升为皇帝婕妤,三天之后又立为汉元帝皇后,从此开始了她的干政生涯。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五月,43岁的汉元帝病死,太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

  汉成帝即位后,沉湎酒色,皇太后王政君乘机操持朝政,重用娘家人,长兄王凤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了政府百官首席,增加俸禄至五千户,“王氏之兴自凤始”。到了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基本形成了王氏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在王政君的主旨下,汉成帝封其舅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王氏兄弟五人同日受封,故世谓之“五侯”。王氏子弟辈,皆为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朝野上下,几乎为王氏垄断。

  汉成帝处在皇太后及其家族的操纵下,已不再注重朝政,而是追求荒淫腐朽的生活,在纳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俩入宫后,将她们二人先后封为婕妤、昭仪,更加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谁知好景不长,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46岁的汉成帝暴死于未央宫。可能是纵欲过度,汉成帝没有留下子嗣,后来接他皇位的汉哀帝刘欣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当年与他争立太子的定陶共王刘康之子。

  刘欣于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二月被立为皇太子。一年后,汉成帝暴死,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正是从这位汉哀帝开始,刘汉王朝的悲哀命运曲开始奏响。而这,又与王莽的政治才能显现与野心不断膨胀相协同的。

  王莽是王政君弟弟王曼的儿子,王政君父亲及兄弟虽然都居位辅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马”,唯独王莽的父亲王曼早死而没有封侯。因此,王莽早年与同门兄弟们比起来是“独孤贫”,这也使他更加注意低调恭俭为人。他拜师学《礼经》,通过勤奋努力而博学多才,平素穿着注重儒生装扮,孝奉寡母寡嫂,对家族中“诸父”长辈很有礼道。尤其是在伯父、大将军王凤生病期间,王莽服侍王凤是细微周到,每次汤药都要先自己尝过后才让王凤喝,弄得自己“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王莽的孝顺打动了王凤,所以在阳朔三年(前22年)秋临终前,向太后王政君和汉成帝举荐了王莽,拜王莽为黄门郎,迁射声校尉,王莽从此开始踏入仕途。

  到了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都侯”,封地在南阳野都乡,食邑一千五百户。在仕途不断升迁过程中,王莽是“爵位益尊,节操愈谦”,并且把自己的“舆马衣裘”全部送给宾客,家中不留财物;同时接济“名士”,与将相卿大夫们广交朋友,致使在位者、在野者都夸赞王莽为人,其好名声很快超过了他的伯父、叔父们。

  到了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莽38岁时,他设计除掉了排名在自己前的九卿之一的淳于长,取代了曲阳侯王根而获“大司马”一职,开始正式辅政。这时的王莽仍然保持职位愈高愈低调的做派,更加注意重用“贤良”,广散钱财,“克己”“俭约”。王莽母亲生病,公卿列侯们都派自己的夫人去慰问,王莽的妻子在家迎接客人,其穿着是“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王莽“低调”为人在当时是无人可比。

  再说汉哀帝刘欣虽然当上了皇帝,但还必须听王政君的话。为了斩断皇帝与已在长安居住的傅昭仪及生母丁姬的关系,王政君只许他们双方每十天见一次面。不久,皇帝刘欣请求王政君准许追尊其生父定陶共王为恭皇,并加封祖母傅氏和生母丁氏为皇后,使自己的祖母、母亲与皇太后王政君的长信宫并驾齐驱,王政君表同意。如果加上当时的中宫皇太后赵飞燕,汉哀帝时,后宫共有4位皇太后。

  傅氏、丁氏在宫中得势后,王政君为了避免与其发生冲突,曾诏令以大司马辅政的侄子王莽主动“上疏乞骸骨”。汉哀帝刘欣担心刚刚即位就失爱于王政君,未敢造次,对王莽表示挽留,迫使他派丞相及大司空、左将军、卫尉联合向王政君陈情:“皇上听说太皇太后下诏,很是悲伤。皇上表示,您若不让大司马辅政,皇帝即不敢听政。”于是,王政君再次下诏,让都侯王莽继续辅政“视事”。

  为了确保王政君绝对的国母地位,辅政的大司马王莽等人对傅氏、丁氏势力设法加以限制,这种限制导致双方冲突进一步升级。有一次,未央宫内大宴,有人给傅太后设帷座,与首座的王政君并列。王莽看到后,立即板起面孔说:“傅太后原来只是藩妾,怎么可与至尊的太皇太后平起平坐?”言罢,令人立即撤掉了傅太后的座位。王莽因此得罪了傅氏,不得不避其锋芒,在王政君授意下再次提出辞职。这一次,汉哀帝没有挽留。王莽回到了自己的都封国南阳(今属河南)后,杜门谢客三年,静观时变。

  此时,西汉政治危机日益加剧,土地兼并、人口流亡更为严重,天下百姓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汉哀帝的生活更加荒淫无度,不仅广选美女,充斥后宫,而且宠幸男色,与美男子董贤打得火热,出则同车,入则同卧,赏赐无度,宠嬖无比。一天,汉哀帝与董贤同卧,想要起床时,董贤的身体刚好压住他的衣袖,为了不惊动睡梦中的董贤,他就用剑割断自己的衣袖而起。后人将其与春秋时期的弥子瑕让卫灵公吃他剩下的桃子的典故合称为“余桃断袖”(喻同性恋)。在一次宫中宴会上,汉哀帝竟当着群臣的面,说他要效法尧舜,将皇位禅让给董贤!

  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春,天下大旱,饥民纷纷涌向关中就食;“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西汉王朝已是白日薄西山了。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王政君建议汉哀帝颁布法令,限制占田与广蓄奴婢。但是,汉哀帝自己带头破坏规定,一次就赏赐给董贤良田二千顷。汉家法令,成了一纸空文。在这个关键时刻,王政君采取了与皇帝完全不同的政治姿态,她诏令王氏娘家人:家中田地,除了祖上坟茔地外,其余都要分给贫民。由此,王政君获得了慈善国母的美誉。

  到了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自然界出现“日食”现象,那些贤良对策人物又对王莽歌功颂德。汉哀帝迫于朝野上下压力,以奉侍王政君为名,又将王莽重召回朝廷。这是王莽第三次出山了。

  (二)连续扶植“儿皇帝”,“安汉公”王莽成为汉王朝最大安全隐患。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死于未央宫,年仅25岁。汉哀帝没有子嗣承继国统,王政君又入宫主政,掌握象征最高权力的传国玉玺。她重启用王莽,以王莽为大司马,掌握军政大权。他们逼死汉哀帝的男宠、大司马高安侯董贤,立中山孝王刘兴的儿子、年仅9岁的刘衎(kàn)为帝,是为汉平帝,年号为“元始”。巧合的是,这一年也是“公元”纪念即公元元年,王莽辅政时期的我国汉代“元始”年号,竟暗合了公元纪年元年开始的含义。“公元”即公历纪元,也叫基督纪元,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诞生年为公元元年,但这种规定始于公元六世纪,我国已经到了南北朝时期,后因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这种纪年,故称“公元”。

  再说汉平帝刘衎不仅年幼,还“常年被疾”,是个典型的体弱多病的“儿皇帝”,朝中一切,名义上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而实质上是“委政于王莽”。元始元年正月,王莽因“定策安宗庙”之功,加之有“蛮夷献白雉”之瑞,被朝臣视为与千年前的周公、周成王时代符瑞相同,有周公相成王之象。太皇太后王政君承制下诏,以为大司马王莽家族是“三世为三公”,现在他又“典周公之职,建万世之策,功德为忠臣宗,化流海内,远人慕义”,其功如萧何萧相国,任命王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当时朝廷策命是这样评价王莽的:“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群僚众位,而公宰之;功德茂著,宗庙以安,盖白雉之瑞,周、成象焉。故赐嘉号曰‘安汉公’,辅翼于帝,期于致平,毋违朕意。”

  王莽接受了“太傅”之职和“安汉公”称号,下一步就是如何让姑妈王政君“厌政”而无为,由他来“专断”。他采取对外与各位大臣继续搞好关系、让他们称颂自己功德的策略,对内又媚事太皇太后王政君身旁“长御”以下官员,甚至达到了“赂遗以千万数”。同时,尊封太后的姊妹,给她们统统上“君”尊号,“皆食汤沐邑”。这些人得到了丰厚利益,“日夜共誉莽”,日夜都在说王莽的好话。王莽又知太后作为女人,有“厌居深宫”性,就“欲虞乐以市其权”,以游观之乐来易其权,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让她去慰问孤寡贞妇,赢得社会慈母好形象,这样,既让老太太开心,又有更多权力空间留给了王莽。

  同时,王莽又在暗中让公卿们奏言,称“太后不宜亲省小事”,二千石以上的官“及州部所举茂材异等吏”,都应该拜见“安汉公”王莽,由王莽加以训话教育,“考故官,问职,以知其称否”。王政君果然以自己“春秋高,精气不堪,殆非所以安躬体而育养皇帝者也”为由,将承制大权交给了“安汉公”王莽及以王莽为首的“四辅”,王莽的权势“与人主侔矣”,即与皇帝相当了,达到了彻底“摄政”目的。

  到了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欲以自己的女儿配皇帝为皇后,以固其权,他又讽喻群臣来奏立。在一番政治表演、沽名钓誉后,到了四月,他的女儿果然被立为皇后,嫁给了只有13岁的体弱多病的小皇帝。王莽女儿入选,按旧制规矩,“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王莽辞让,只受四千万,而以其三千三百万予十一媵家。后来有大臣认为,这种聘金与纳“群妾”没有多大差别了,就又增加二千三百万,“合为三千万”,王莽又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大司徒司直陈崇上奏太皇太后王政君,为王莽歌功颂德。太保王舜等人又奏言,将王莽比喻为“殷之伊尹,周之周公”,伊尹为“阿衡”之职,周公为“太宰”,所以,王政君又下诏,拜王莽“为宰衡,位上公”。可又有谁知,“安汉公”正在使汉家天下更加不安全了。

  王莽已爵为都侯,号为安汉公,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爵贵号重官重,一身蒙大宠者有五。到了元始五年五月,“加九命之锡”。这时,泉陵侯刘庆又上书称:“周成王幼少,称孺子,周公居摄。今帝富于春秋,宜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群臣皆曰:宜如刘庆所说。到了元始五年(公元5年)冬天,汉平帝生病,王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戴璧秉圭,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这一切,都是在效仿当年周公行事。到了十二月,汉平帝驾崩。虽然王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但依然“无子”,汉元帝刘奭一脉至此断绝。

  在由谁来接班问题上,王莽继续实施选“儿皇帝”伎俩。于是就从汉宣帝刘询的曾孙辈中寻找接班人。当时有五人已封王,另有刘显等48人已封侯。王莽讨厌这些人,认为他们年龄都太大了,“恶其长大”,就在刘询的玄孙辈中选一个年龄最幼小、只有2岁的广戚侯刘孺子婴来接班当皇帝。他欺骗世人说:通过“卜相”,这个刘孺子婴的卦相最吉,是最佳人选。于是他就讽喻公卿大臣,奏请立刘婴为孺子,令宰衡、安汉公王莽“践祚居摄,如周公傅成王故事”。太皇太后王政君虽然知道不可以这样做,但对于此时羽翼已丰的王莽,她已经“力不能禁”,无法控制住了。王莽“遂为摄皇帝,改元称制”。让一个只有2岁、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当皇帝,有同于无,这刘姓汉家江山,基本已被王莽收入囊中了。

  (三)擅长玩弄“符瑞”“符命”,王莽篡汉建立“”政权。

  “符瑞”是指一种吉祥征兆,多指封建帝王受命时出现的自然现象,有的是人为故意造成。王莽在篡汉建“”过程中,不断通过“符瑞”来为自己造势。“越裳氏重译献白雉”“令塞外蛮夷献白雉”,以赞颂王莽功德与千载以前的周公、周成王时“白雉之瑞”相同。

  在确立2岁的孺子婴为皇位接班人后,有一个名叫谢嚣的人上奏朝廷,说武功地方长官名叫孟通的人,在家疏浚水井时,得到一块白石,上圆下方,石头上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当王莽让人把这件事告诉王政君时,老太太脑子还算清楚,断然回答:“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但王政君最后在太保王舜的劝说下,以为王莽只是想摄政以增加权力,镇服天下,所以下诏称“玄孙年在襁褓,不得至德君子,孰能安之?”认为王莽“与周公异世同符”,石书上的“为皇帝”就是“摄行皇帝之事”,同意由“安汉公”王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

  这还不够,王莽暗中操纵朝廷群臣向王政君进一步提出:王莽居摄践祚,服天子韨冕,“南面朝群臣,听政事”,一切“皆如天子之制”;在宗庙祭祀时,用“假皇帝”,民臣称之为“摄皇帝”;平时决定朝政大事,以皇帝名义下诏时称“制”,等等。第二年即公元6年,王莽改元“居摄”,在朝廷旧皇位交接之际,通过立“儿皇帝”手段,再一次将汉家皇权操纵在手中。

  居摄元年正月,王莽举行了“祀上帝于南郊,迎春于东郊,行大射礼于明堂”等一系列礼仪,确立了自己“摄皇帝”地位后;到了三月份,此时已经3岁的孺子刘婴被王莽正式立为皇太子,号曰“孺子”。王莽政治前途如日中天,对那些“安汉公莽专制朝政、必危刘氏”的异己力量进行无情镇压。到了五月份,王莽见太皇太后王政君时,直接称自己为“假皇帝”。

  但王莽还在继续制造和享受着“符瑞”“符命”。居摄三年(公元8年),地方官员向王莽奏报“井”“石牛”“石文”等符瑞,王莽也向王政君及时上奏。“井”符瑞是由宗室、广饶侯刘京上书所言,称齐郡临淄县昌兴亭的亭长名叫辛当,这个人“一暮数梦”,一夜做了许多次同样的梦,梦中有个人对他说:“吾,天公使也。天公使我告亭长曰:‘摄皇帝当为真。’即不信我,此亭中当有井。”亭长晨起,视亭中,果然有井,“入地且百尺”。“石牛”符命是来自巴郡,而“石文”是来自扶风雍县,当它们都摆放到未央宫前殿时,天空中忽然大风起兮云飞扬,天色也暗了下来,当大风停止后,“得铜符帛书于石前,文曰‘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经现场考证,原来这是汉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下的诏书……王莽通过这类符命,进一步达到改元、由“摄皇帝”变为“假皇帝”目的,将“居摄”三年(公元8年)改为“初始”元年,“其号令天下,天下奏言事,毋言‘摄’”。“假皇帝”王莽已经将刘汉王朝折腾到奄奄一息地步了。

  但王莽的“符瑞”效应还在发酵。有一个在长安访学的梓潼人名叫“哀章”,他制作了一个铜匮,可以两头打开,一端写“天地行玺金匮图”,另一端写“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这里的“某”就是指汉高祖刘邦。书中内容有“王莽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等,并把王莽当皇帝后的八个大臣名单也列了出来。这位哀章,因为这件事,后来在王莽篡政建“”后,被封为“国将,美公”,成为“四辅”之一。

  再说王莽在得到仆射传来的由哀章呈报的铜匮后,果然来到刘姓“汉氏高庙”受命,“拜受金匮神嬗”;接着就戴上皇冠去拜见太皇太后王政君,然后下诏,自己“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王莽宣称,他由“假皇帝”成为“真皇帝”,符瑞天象前后出现了十二次,“十二符应迫著,命不可辞”,他“深惟上天之威不可不畏,故去摄号”,先改元“初始”(公元8年)。

  纵然如此,在取代刘汉政权问题上,他还是“惧然祗畏”,曾经“三夜不御寢,三日不御食”,反复征询公侯卿大夫们的意见,大家都说“宜奉如上天威命”,听从天意。一直到了初始元年的十二月,他才正式改元为“始建国”,并将始建国元年的正月之朔从眼下的十二月开始算起。王莽篡政成功后,曾命五威将王奇等十二人专门写了一本《符命》书计42篇颁行天下,为他篡政提供符瑞征兆依据,用以证明他建立“”政权是上天的旨意,不仅“神祗欢喜”,而且还“申以福应,吉瑞累仍”。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正月朔日,王莽正式去“汉”号,从太皇太后王政君那里获得汉家传国玉玺,率公侯卿士举行登基仪式。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历世十二,享国二百一十载”,被王莽按下了停止键,王莽“室”玺绶开始行世。

  孺子刘婴被王莽封为“定安公”,其食邑为定安国。在践位大典上,王莽亲执孺子婴的小手,一边“流涕歔欷”,一边假惺惺地说道:“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并且还哀叹良久。意思是说,周公摄政,七年后归政周成王,他王莽却迫于老天的压力,不能像周公那样还政给小皇帝,只好自己来当皇帝了。其虚假伪善嘴脸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四)王莽本姓“田”,是“田代吕齐”的齐国田氏王室后裔。

  周王朝建立后,在分封诸侯时,姜太公吕尚的封地在今山东境内,称齐国,人称齐国叫“吕齐”。到了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和被周安王正式册命为诸侯,取代吕氏,但国号仍称“齐”,“田代吕齐”已经完成。到了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后,因其绝嗣无后,“俸邑皆入田氏”,田氏从此完全拥有齐国,吕尚至此绝祀。历史上的“田代吕齐”过程,我们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可以寻觅,笔者于2020年10月所作《陈氏、田氏与踈束氏关系探究》一文,内有详细考绎,收在《有春读史专题》中。在对王莽“摄政”问题进行研读时,笔者方知王莽本姓“田”,他是因为出生在齐国侯王世家而姓“王”的。

  根据《汉书•元后传》及《王莽传》记载,王莽自称是黄帝后裔,在其《自本》中有:“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十三世生(陈)完。(陈)完字敬仲,奔齐,齐桓公以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齐国,世称王,至王(田)建为秦所灭。项羽起,封(田)建孙(田)安为济北王。至汉兴,(田)安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王莽自传内容,与《史记》记载相符。

  根据《汉书•王莽传》,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已经建立了“”政权,天下已经由“刘”家变成“王”家的了。王莽在追根溯源时又说:“自黄帝至于济南伯王,而祖世氏姓有五矣。黄帝二十五子,分赐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妫,在周曰陈,在齐曰田,在济南曰王”。王莽认黄帝为“皇初祖考”,认虞帝即舜帝为“皇始祖考”,确定“姚、妫、陈、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黄、虞苖裔,予之同族也”。因此他下令,凡天下此五姓的人,皆视同“宗室”,并规定老家元城(今河北大名)一带的王姓人家,“勿令相嫁娶,以别族理亲”,同姓“王”者不可通婚。

  到了始建国元年四月,曾出现徐乡侯刘快举兵攻即墨事件。王莽知道后说:“昔予之祖、济南愍王困于燕寇,自齐临淄出保于莒。宗人田单广设奇谋,获杀燕将,复定齐国。”王莽仍不忘祖先田单对齐国的贡献。但他忘了,此时的他已经把刘姓江山易主为己有,刘姓诸侯能不起来造反吗?我们从王莽是田和后裔这一角度审视,由“田代吕齐”到“王代刘汉”,这里是否也隐含了一种篡逆“基因”在起着作用?

  王莽“”政期间,天灾人祸连连,“赤眉”“汉兵”武装造反四起。到了地皇三年(公元22年)六月,“汉兵”在刘秀(即后来的东汉光武帝)领导下,取得“昆阳大捷”。十月,“反虏王莽”在宫中之“渐台”被商人杜吴杀死。当“商人杜吴杀莽,取其绶”时,并不知道被他杀死的这个人就是王莽,这时,校尉、东海人“公宾就”因是专门负责宫廷礼仪的,所以认得这是皇帝的绶带,就问杜吴,这个绶带的主人在什么地方?杜吴回答说: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如获至宝,他知道这个人就是王莽,一看果然如此,所以他“斩莽首”,立了个头功。其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王莽的头颅传到汉兵的更始皇帝刘玄手中,被悬挂在宛市城门,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前后长达13年的王莽“”政以“”皇帝死无完尸而收场。

  汉兵、赤眉军的混战仍在继续进行着,两年后的公元25年六月,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在赵州“千秋亭”的“五成陌”(今河北柏乡县)登基称帝,建元“建武”;为表重振刘氏汉室之意,国号仍称“汉”。到了这一年的冬十月,刘秀车驾入洛阳,遂正式定都洛阳。更始皇帝刘玄于同年十二月被赤眉军杀害。

  历史上,将刘邦建立的政权称为“西汉”,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两汉之间,被王莽横刀割断,前后达15年。(未完待续)

  束有春 2024年1月22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王政;皇帝;皇太后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