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骐||一种灵魂间的呼唤与应答
2022-04-27 10:4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慧骐  
1
听新闻

一种灵魂间的呼唤与应答——读周和平先生的人物传记《大道留真》

王慧骐

今年春节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喜得周和平先生赠其所著《大道留真•宋玉麟》一书(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版),近寓居乡间,抽空拜读,恰有一座山峰兀立于前的感受。

先说这部书给我的外部印象。一是装帧设计尤见用心,书中用图好几百幅,大小穿插,摆放有致,各得其所;因是一部人物传记,集纳了相当多的历史图片,设计者在色彩的处理上,不少篇幅强调了它的黑白对比,因而生动再现了一种逼真的历史感。二是纸张的选用和印制技术的考究,为这部有着厚重的文字和以大量名画为背景的专著,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呈现。

当然,形式从来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更重要的是考察它形式里的内容。这是周和平先生对生活在江苏而在中国画坛属于重量级的人物宋玉麟先生从小到大一步步走来的人生历程予以详尽描述,和对他综合艺术成就以及他为江苏画坛在文献结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贡献从理论上进行充分阐释,字里行间透着耀眼人文光辉的一部艺术类人物传记。这部书最为突出也最令我为之折服的,是它结构上的独具一格。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整体布局,不仅内容丰富扎实,显出一气呵成的连贯性,而且自始至终,传者心系读者,所有的文字都努力营造出一种与读者紧密贴近的互动关系。虽有着二十多万字的长度,但阅读起来却觉得十分轻松,相信绝大多数有机会读到这本书的人,在对传主深入了解的同时,一定程度不同地获得一种大美艺术的熏陶。

松林新墅图 1998年

这里,我想对这部书的谋篇结构试作一回简要的拆分——

第一章,按时间顺序,分作“水乡之忆”、“游弋于中西之间”、“画院岁月”、“执掌省美术馆”、“重回画院”等五个部分,以一种问答的方式展开笔墨,从传主的童年、少年一直写到他六十一岁时担任江苏省美协主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传者周和平先生精心设计了若干个问题,让传主自己以直白、真诚的口吻娓娓道来、一一作答,这样的写法,不仅具有鲜活的在场感,而且增加了人物塑造的可信度。传者似乎退隐至幕后,而让传主直接面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第二章,换了一副笔墨,由三篇卓有见地的艺术论文组合而成。第一篇,浓墨重彩地探讨了宋玉麟作为大艺术家宋文治之子是怎样走出一条不袭前辈又自成风格的艺术之路的;第二篇专论他特立独行又令人玩味的细笔山水;第三篇是一组对宋先生若干幅名作逐一进行深度剖析的艺术品读。由宏观而微观,所论文字看得出传者对传主的长期考察和潜心揣摩,待这一章细细读来,一般读者对宋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其审美追求也就大体有了基本的把握。

进入第三章,和平先生兴致勃勃地领我们“再下一城”,在“意趣之美”、“自由心境”、“风景旧曾谙”、“父亲的肖像”等四个小标题之下,分别对宋先生的花鸟画、书法、油画水彩画以及为其父亲所写纪念专著做了全面而又准确的解读,充分展现传主在多重艺术领域的表现与建树,使得笔下的这位艺术家增添了更为丰盈动人的质感。

第四章,写作手法上与前照应,仍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切入人物,重点披露了宋先生在艺术收藏上所经历的种种故事,同时对于收藏作为文化传家的重要形式进行了饶具艺术情趣的探讨。这一章的亮点是伴之以叙写笔墨的铺展,一批名闻遐迩的大家、精品在书页中次第亮相,令读者大饱眼福。

第五章,由《玉麟印象》和《玉麟漫记》两篇长文组成。这两篇文章各有侧重,不仅记录了宋玉麟先生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作为江苏美术的领军人物或投身其中或牵头组织的相关工作与若干社会活动,同时还展现了与之并肩战斗的一大批江苏画坛风云人物的音容笑貌;其中的许多场景由于传者置身其间,纵笔写来,更见情感之丰沛和感悟之真切。其分量之厚重,我以为构成了全书的一块“压舱石”。

雪意图 1997年

接下来想借机探讨一下这部书的传者与传主之间的相互关系。受邀为这部书作序的,是传者早年苏州大学读书时的同班同学、时任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的著名作家范小青女士,她凭着对老同学的了解,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他们“心性相投、习性相近”,“相互理解、相互融合”,“学养深厚”的周和平“对于传主的经历和事业,感同身受”,“完完全全把自己放进去了”;“更可贵的是,他又能够随时走出来,用理性的眼光清醒地看问题,让许多实践性的过程和论述得以提升,得以实现思想的高度和宽度”。这样的评述令我想起了陆建华先生对汪曾祺的研究,叶橹先生当年对艾青、后来对洛夫的研究,那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精神层面的深度介入,同样,周和平先生写宋玉麟,绝不只是他在本书后记里所述的“一年来,我以业余时间完成本书”,从书的相关章节中我们了解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传者先是认识了宋文治,九十年代初和宋玉麟得以相见,彼此思想的火花应当从那时便有了碰擦,到这本书最后写成并出版,其间实际有了二十多个年头的交流、切磋和由点到面逐步形成的认识积淀,和平所描述的“在无声无光的文字世界里,度过许多夜与昼”,这其实是进入了若干积累后的集中喷发阶段。在为序者范小青的眼里,一方是“慧眼识英才”,另一方是“真诚坦然”,心扉全开。于是这两个同样“玉树临风”的灵魂,在相互对望中,实现了一种遥感式的策应,给这世间留下了一段关于艺术也关于友情的美妙佳话。

标签:艺术;人物传记;国画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