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外艺术教育的天更蓝
读王峥《构建校外艺术教育新格局》有感
2022-01-01 10:2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蒯天  
1
听新闻

  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如同与一位智者交流,心境会豁然开朗,思维也愈发清晰,这种感觉过去如此,现在亦然,将来依旧不会改变。所以即便是在今天这种碎片化阅读习惯下的我们,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收藏下来,反复品读,细细体味。王峥先生10月2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构建校外艺术教育新格局》,就是这样一篇极有深度的前瞻性好文,论点论据扎实,思考角度新颖,文字鲜活准确,全面阐述了作者对校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看法与设想,为当前改革校外艺术教育教学和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考级方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借鉴。文章一经刊发,便在国内的艺术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那些天我的同事朋友都在谈论这件事,甚至把看过这篇文章当成一种“荣耀”,没看过就说明还不是“艺术教育圈内人”,需要赶紧“补课”,可见这篇文章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校外艺术教育是一种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学生艺术素质的过程。它的目的是要求校外艺术教育者把它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潜心地去引导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而不是去单一地培养他们都去当什么家,成就什么学者、什么大师。校外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历经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以鲜明的艺术专业特征吸引大批青少年儿童,为培养优秀的艺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国民素质教育的整体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少青少年从此走上艺术道路,成为艺术领域的佼佼者。

  在这个校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外在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问题,《构建校外艺术教育新格局》就点明了这一点:一些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将艺术考级、艺术高考作为艺术学习的主要目标,忽略了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提升。对这些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摒弃功利性、技术化的培养理念,引导学生在美的体验中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向着全面培养艺术技能、艺术兴趣、艺术感受力、艺术理解力、艺术表达力、艺术创造力的方向转变。校外艺术教育机构要坚持以美育人,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考级是一种检验艺术素质教育成果的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全民族的艺术素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校外艺术教育机构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些反思和改变,这种反思和改变体现在:重新树立对教育对象的认识,重新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立精神和自我表达意识;把艺术教育从过去重知识、技能教育,转变为重素质、重能力、重审美教育;教学方法由过去单一教学规模变为开放的、综合的艺术教学活动,更加努力探索艺术教学规律,改革现有艺术教学方式和艺术教学模式。艺术教育是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理论研究的滞后使得进一步改进艺术教育变得困难。艺术教育教学评估不仅要有总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还要包括学生自身的能力评估,总结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并为学生进行综合考量,教师还应在正常教学中形成对学生动手实践和实践教学的形成性评估。结合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全面评估。

  艺术教育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艺术技能,更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拓展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众说周知,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因为有效思维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独创性、跳跃性和持续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艺术教育被公认为是提高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自我个性和表达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先天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论是国家教育部门还是教育专家,都深深地感悟到只凭空洞的教育理论,是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更需要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教育专家王峥先生指出了校外艺术教育中的普遍性,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更需要校外艺术教师来研究和实施,所以王峥先生说:这些问题需要主管部门、艺术院校、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等多方力量协同推动解决。

  王峥先生提出了在这场变革中,主管部门的职责是:要建立校外艺术教育评价制度,强化行政监管,从明确艺术考级评价标准、建立校外艺术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校外艺术教育监管机制三方面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而艺术院校则必须要承担起领军任务:艺术院校要通过改善艺术考级制、增强师资力量等方式,为校外艺术教育发展贡献专业力量;以艺术院校为主体的考级单位要以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为评价依据,不断改进考级内容和形式,并从考级理念、内容、评分标准等方面对评委进行系统培训;艺术院校还应承担起培训校外艺术教师的任务,切实提高师资水平和校外艺术教育质量。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校外艺术教育者会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再加上部分家长“鸡娃”心理引起的焦躁和攀比,校外艺术培训已经逐步失去了其朴实的本质,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心灵隔阂正在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的一些极端事件时不时地让人唏嘘喟叹,让人担心忧虑,如何走出这种窘境已经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发展校外艺术教育,主管部门、艺术院校和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应协同一致、精准发力,共同推动形成规范有序、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全新格局。未来中国的艺术教育应该符合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助力其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优质、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也就是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校外艺术教育新格局》可能受版面制约,篇幅虽然不长,却依旧可以看出作者深邃的思考,他从校外艺术教育的本体特征出发,经过系统的梳理研究,结合时代精神,为校外艺术教育规划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作者对校外艺术教育的最终企盼,那就是要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让校外艺术教育的天更蓝,让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简介: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西安思源学院特聘教授,江苏省艺术培训促进会主席,江苏省教育学会音乐与舞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曾任《华夏时报》江苏记者站站长,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曾在《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艺术报》《美术报》等报刊上先后发表《艺术考级承办有依据》《艺术考级考前辅导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需治“滥”》《提高艺术考级的立法层次 促进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等文章。

标签:艺术教育;校外艺术;考级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