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南】话说黎里文保所
2021-07-28 09:3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海珉  
1
听新闻

  2006年黎里镇被撤并、降格为黎里办事处,七年之后的2013年,能够恢复建制,重新崛起,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吴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黎里镇文物保护管理所其功至伟。

  1980年,吴江县文化馆专门设立文物组,由吴国良先生负责。同年5月,吴国良会同黎里镇文化站殷安如站长、同里镇文化站金恩官站长,确定吴江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黎里镇有柳亚子故居(赐福堂)、端本园,同里镇有任家花园(退思园)、陈去病故居。接下来,吴国良与殷安如、金恩官等人,在吴江县内对古建文物作出普查,1982年3月,柳亚子故居(赐福堂)申报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春,吴江县古建文物的家底初步摸清,为了切实将文物保护做到位,吴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文管会”)正式成立。吴江县文管会属于二级局,由吴江县文化馆文物组升格而来,顾安若任主任,吴国良任副主任。后吴国良升任主任,文物保护硕果累累。文管会成立伊始,向吴江县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在地面文物较多的同里、黎里和震泽三镇成立文物保护管理所,具体负责该镇文保工作。1985年3月28日,吴江县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黎里镇和同里镇设立文保机构。黎里镇正式成立的是柳亚子故居管理站,配备全民事业编制1人,经费由县财政支出,隶属吴江县文教局文管会,接受黎里镇人民政府领导。殷安如由文化站转为柳亚子故居管理站负责人。同年4月18日,根据吴编【1985】23号文件,柳亚子故居管理站更名柳亚子故居文物保管所,殷安如任所长。1986年12月,中共吴江县委向江苏省委宣传办提交申请,筹建柳亚子纪念馆,1987年5月4日,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1987】17号文件同意以柳亚子故居为基础建立柳亚子纪念馆。吴江县编制委员会认定,柳亚子纪念馆为股级事业单位,编制4人,经费由县地方事业列支,同年5月28日柳亚子100周年诞辰及南社发起80周年,柳亚子纪念馆和柳亚子塑像揭幕仪式隆重举行。6月,柳亚子故居文物保管所变更为黎里镇文物保护管理所,纪念馆与文保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纪念馆馆长通常兼黎里镇文保所所长。文保所主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物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黎里镇文物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和研究,监管各类文保单位、控保建筑、古建筑的维修,负责文保单位、控保建筑及其他古建筑的普查、申报,组织、辅导业余文保员队伍。

  (吴国良)

  (端本园文保标志碑)

  黎里镇文保所在县文管会指导下,在县级文保单位之下,逐步确定一定数量的文物控制单位,由黎里镇政府公布挂牌,一则让文保所执行文物保护有所依据,制止滥拆古建的盲目行为,二则待等条件成熟,选择文控单位列入文保名录。这项决策,在江苏省属于首创,吴江县文管会功不可没。

  1985年6月,黎里镇文保所对镇内各处古建,再次普查、复查与申报。1986年7月,确定鸿寿堂及洛雅草堂、周宫傅祠、写韵楼、东圣堂、退一步处、徐达源故居6处吴江县文保单位,加上原定的端本园,县文保单位共计7处;确定南社通讯旧址(寿恩堂)、中共淞沪地委吴江秘密联络处、全真道院石柱、凌太常寺、城隍庙、汝氏砖刻门楼、中徐宅砖刻门楼、王三房宅砖刻门楼、陆氏墙门砖刻门楼、李厅、进士第、邱宅德芬堂敬承堂、毛宅、西蔡宅、王宅(中心街)、闻诗堂、南蒯宅、南徐宅、沈宅鸳鸯厅、新蒯厅、东蔡宅、蔡承裕堂、南丁宅、德心堂、彭宅、秋禊桥、万隆桥、青龙桥、望恩桥、迎祥桥、进登桥、道南桥、梯云桥、清风桥、市河驳岸缆船石雕等37处为黎里镇文物保护控制单位。1994年在文管所指导下,黎里文保所确定全真道院石柱、李厅、秋禊桥、德芬堂敬承堂、汝氏砖刻门楼、中徐宅砖刻门楼、中共淞沪地委吴江秘密联络处、王宅(中王家弄)、闻诗堂、城隍庙、王三房砖刻门楼、进士第、沈宅鸳鸯厅、新蒯厅、东蔡宅、德心堂、彭宅、万隆桥等18处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1997年9月,市河驳岸及古桥(包括河埠、系船石)、寿恩堂(南社通讯旧址)列为吴江市文保单位。

  (殷安如与柳亚子汉白玉雕像全景合影)

  (周宫傅祠文保标志碑)

  值得指出的是,市河、驳岸、古桥、系(缆)船石先后列为文控、文保单位,意义深远。1986年7月,黎里文保所将“市河驳岸缆船石雕”列为文物控制单位,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黎川市河,市河两岸的古驳岸,雕刻纹饰的缆船石。1997年,市河驳岸及古桥(包括河埠、系船石)升格为吴江市文保单位,将青龙、迎祥、道南、梯云、进登、清风、望恩7座市河内的古桥归并进来。黎川市河东西长1980米,南北有500余米,总计约2500米,驳岸有5000来米。市河驳岸及古桥(包括河埠、系船石),只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古市河1859米,古驳岸3718米,古石桥7座,河埠头256座,缆船石254颗。同时黎里文保所划定市河两岸的保护范围、控制地带,分别延伸到街道。真乃富有远见的举措,为黎里古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河驳岸及古桥(包括河埠、缆船石文保志示碑)

  (悬挑式河桥)

  (缆船石“定胜”)

  (缆船石:梨花)

  (缆船石:舞女如意)

  (缆船石:如意)

  (缆船石:平生三戟“级”)

  (缆船石:梅花鹿)

  (黎里市河各式河桥)

  (黎里青龙桥及傅家浜平桥)

  (道南桥及曲廊)

  (迎祥桥)

  改革开放以来,是大建设的年代,但不容讳言,也是古建筑大破坏的年代,好多有价值的建筑被拆除被改造。好些江南古镇,市河拆毁后重新构建,两岸古建筑相应被拆被改,从此退出江南古镇行列,即使尚有保存,也已大打折扣,很难复原。须知古市河,犹如一个姑娘的身段,沿河建筑尽管破破烂烂,那是姑娘的衣裳,只要她身段还在,衣裳整一整,调一调,风姿依然绰约。黎里古镇九百年来,黎川静静流淌,娴静悠远。黎里镇被撤并被降格,能够恢复镇名,重新崛起,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虽然然同古镇守望者、志愿者的奔走呼吁分不开,但是没有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存在,再怎么奔走呼吁,再怎么能说会道,势必缺乏支撑,缺少底气,岂能成功?黎里古镇有今天,吴江文管委,黎里镇文保所功不可没。

(本文来源于《黎川四季歌》)

标签:文保;江南古镇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