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义”字了得
——评新编扬剧《子胥过江》
□ 刘旭东
伍子胥的故事是春秋时期最为惨烈、最为残酷、最为极端,因而也最为精彩的传奇之一。而戏剧舞台上有关伍子胥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仅京剧就有《战樊城》《长亭会》《文昭关》《芦中人》《浣纱记》《鱼肠剑》《刺王僚》等,几乎写尽了伍子胥一生中的精彩片段。
近日,我在扬州又看到了一出好戏,这就是新编扬剧《子胥过江》。这部剧以独特的方式重新讲述了伍子胥的故事,在伸张人间大义的同时,对历史有新的发现和思考。其主题深刻,结构精巧,舞台呈现之美轮美奂,让观众在赏心悦目之余,发思古之幽情,生兴亡之感慨。
《子胥过江》的主题集中在一个“义”字上。这个义,是孔孟主张的价值观之一。它是一种高尚的价值追求,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准则。从伍子胥所遇渔父、漂女舍生取义的精神看,义的观念具有广泛的民间性,可能从远古到上古一直存在着,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之一。义不是孔子的发明,他对义的倡导,是对民间价值的提炼和概括。也正因为儒家的倡导,“义”成为民族的精神自觉,塑造了民族精神内核。
扬剧《子胥过江》接续了这一主题。剧中鲍牧的救孤是尽朋友之义,公孙圣的触柱、伍子胥的死谏是尽忠臣之义,而渔父的沉江、水生的自尽、云梦的自缢,都是为救素不相识的伍子胥而舍生取义,这种“义”更是动人心魄。它是对楚王残暴的否定,对伍氏罹难的同情,是源于人性的恻隐之心,是民间公义的力量所在。少时读《史记》中的此类故事,常常感叹古人的生命之轻,放弃生命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今看《子胥过江》却突然感受到生命之重。这是一种重义轻生之重。这种“义”的价值追求,可能是我们民族五千年赖以生生不息的动力之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义利冲突的当下,《子胥过江》无疑是一剂醒世的良药。
《子胥过江》的结构独特而精巧。五场戏加一个楔子,其实是一个倒叙结构。第一场“寄子”,先写晚年伍子胥出使齐国下战书,托孤于老友鲍牧。而后一个楔子,用梦境引入“旷野、林泽、江上”三场戏,倒写了伍子胥从楚国逃出生天的过程。最后一场“蹈义”,写伍子胥从齐国回到吴宫,死谏夫差。这种结构放弃了顺时序的叙事悬念,却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张力,水生、云梦、渔父的奋不顾身与伍子胥的慷慨赴义相得益彰,强化了全剧主题的表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水生、云梦、渔父发挥了伍子胥精神偶像的作用。
《子胥过江》深得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具有传统戏剧的深厚魅力。该剧坚守戏剧艺术本体,在综合性、写意性、程式性、节奏性等方面,体现出传统戏剧的优势。舞美简洁,发挥了时空的虚拟性。剧作文辞优美,富于诗意。人物关系简练,除少量龙套演员外,每场戏常常只有三人甚至二人,而冲突不断,好戏连台,意蕴饱满。
近十年来,李政成与罗周合作了多部扬剧。这些作品将扬剧从一个地方小戏,变成了一个能够承载重大题材、家国情怀的“国剧”。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必将为中国当代戏剧史所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子胥过江》由扬州扬剧团和仪征扬剧团联合打造。《子胥过江》既是对仪征城市精神来自历史深处的呼应,更是对当世人们精神高度的呼唤。也正因此,《子胥过江》这一地方题材具有了普遍意义,历史题材具有了现实意义;也正因此,说它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成功范例,当不为过。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文联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