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京地铁挂春联 | “动与跑”掀起现象级“楹联热”
开启全国首列“书法专列”,投稿作品近5000副
2022-11-01 00:1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睿恬  
1
听新闻

开启全国首列“书法专列”,投稿作品近5000副

“动与跑”掀起现象级“楹联热”


  江南时报讯 “让春联‘跑起来’,让文化‘动起来’提法新颖,反映了地铁挂春联的本质特征,把征春联的水平和层次都提升了,也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其实何止春联,整个楹联文化,都应该在‘动’与‘跑’字上多做点文章!”80多岁的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岳民立先生,对“2023年南京地铁挂春联”迎新年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指导下,由江南时报、江苏省楹联研究会、江苏省书法院、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主办的“2023年南京地铁挂春联”正面向全球征联,成为一个现象级文化热点。从总角少年到耄耋老人,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从国内到海外,数千名楹联爱好者共同参与,成为一个跨年龄、跨地域、跨职业人群共襄的文化大餐。截至目前,征集活动已收到海内外投稿作品近5000副。

版画《大展鸿“兔”》 作者:马丽娜


 《“浦”福》 浦口宣传部供稿

汇通古今,地铁驰载民俗传统

  长盛不衰的文学脉络与川流不息的地铁出行交相辉映,传统文化和现代出行紧密交织。活动把南京地铁化为行走的文化展厅,向五湖四海的人们呈现深厚历史底蕴、丰富文学资源和浓郁人文氛围。

  “地铁是快捷便利的现代交通工具,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二者的结合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文化展会,市民能在现代化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脉动。”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彭先生说。彭先生是福建漳州人,曾因工作需要多次到南京出差,在他的印象中,南京历史文化气息厚重,图书馆、书店、阅读角、咖啡厅等各式生活场景,都能看到阅读中的南京人。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世界文学之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汇聚之地,历代名家在这片大地上挥毫写意,翰墨留香。位于南京浦口的求雨山,汇集享誉海内外的“金陵四家”林散之、胡小石、高二适、肖娴四老纪念馆,代表了近现代江苏书法高原之高峰,成为海内外文化人士的向往之地。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南京地铁挂春联活动顺势而为,将打造全国首创的地铁10号线“金陵四老书法专列”。消息一出,瞬间成为书法界的热点话题。

  江苏省书法院院长、省书协副主席李啸表示,楹联与书法结合,再通过地铁去传播、普及,非常有意义。就像一道流动的风景,可以起到一种示范效应。与此同时,在春节期间把楹联贴在地铁里,也可以营造节日喜庆的氛围。

  “这样的活动很有创新性,更贴近普通市民的生活。”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郑长安表示,“地铁站是群众生活中时常接触的场所,如果能在此以楹联形式呈现经典书法作品,对于提升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提俊丰认为,春联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重要标志,代表着辞旧迎新、喜气洋洋,“能在人们庆祝团圆的时刻,以‘地铁挂春联’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欣赏传统书法艺术,分享节日的美好祝福,我觉得特别有创意。”

融贯中外,墨客续撰江南华章

  地铁贯通星罗棋布的人文地标、联结诗情画意的江南文脉,围绕站点周边区域、文化、历史特点等元素,创作者们施展才华,妙笔生花。

  有作者为50个地铁站一一撰写贴合站点特色的楹联,还有创作者为单个站点创作多副楹联;有创作者以图片形式进行投稿,方寸之间尽显睿智才思和高远立意。目前,中华门站成为投稿最多的站点。此外,南京站、鼓楼站、夫子庙站、新街口站都是投稿热门站点。

  “我初中和高中的学校都在大行宫附近,可以说大行宫地铁站在我6年青春时光中举足轻重。”南京九中高二学生宋城开说,“地铁挂春联”活动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让他用青春的笔触,文艺的思考,再会大行宫地铁站。

  驰载民俗传统,撰书江南华章,传入千家万户。正在上六年级的小学生为南京站和翠屏山站投稿,赞叹南京好风景,争做时代好少年;80多岁的退休老干部为地铁1号线10个特色站点创作楹联,辞藻清丽、语言激昂;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老少楹联家、各行各业的楹联爱好者,以人为本,延续文脉,写出南京烟火气、文艺范、科技感;海外华人朋友热烈响应,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楹联家为10个站点撰写楹联,详细标注了楹联的平仄韵律和文字解释,文化传承走向世界……一件件饱含热情的投稿,让穿梭飞驰的南京地铁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图景。

  (江南时报见习记者 张睿恬)

标签:楹联;版画;春联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