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陈衍晖)2月16日,江苏调查总队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江苏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取得“两连降”,近两个月累计降幅达1.6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1月份同比涨幅是近10个月新低,而同期全国CPI上涨0.9%,再度跌入“1”时代。
众所周知,能不能稳住物价,关键看能不能稳住食品价格。1月份,我省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2%。为什么春节假期都不能拉动食品价格?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去年1月份全省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3.7%;二是猪肉价格低迷,尽管去年1月份猪肉价格已现颓势,同比下降了2.7%,但今年1月份跌得更狠了,同比下降了38.7%,直接拉动当月CPI下降0.86个百分点。
省发改委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月10日,全省集贸市场精瘦猪肉零售均价为每斤17.21元,较一年前的29.81元下降42%。猪料比价指数(通过对全国200多个市场监测点的生猪价格进行采集,与全国玉米、豆粕、麸皮等饲料加权价格进行对比产生的比价指数)是衡量生猪养殖效益的核心指标,据国家发改委最新监测数据,2月9日,全国这一指标为4.28,意味着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41.87元;同期,江苏猪料比价为5.24,同样低于5.5的养殖盈亏平衡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季度生猪供应压力依然偏大,节前生猪出栏加快,猪肉供应充足,而消费端却随着冬季腌腊基本结束而趋弱,致使全国和江苏的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5%、2.1%。
1月份随同猪肉价格同比下降的还有鲜菜,全省同比下降6.8%,拉动CPI下降0.18个百分点。猪肉和鲜菜合计拉动CPI下降1.04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尽管淡水鱼、鲜果、牛肉、虾蟹、鸡蛋“涨”声一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5.9%、9.6%、3.4%、3.3%、1.9%,但这五种食品合计仅拉动CPI上涨了0.34个百分点。
1月份,江苏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六涨二降”,下降的为食品烟酒价格和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4%、0.8%。上涨最多的是包含成品油价格在内的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上涨5.1%。
自去年12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开始新一轮上涨,2月14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最高触及95.82美元/桶,创近8年新高,逼近100美元整数关。相应的,国内成品油价也连续调涨,2月17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价调整窗口将再度开启。
事实上,1月29日调价后的江苏95号汽油已突破8元,达8.12元/升,较去年1月16日的6.46元上涨了26%。
来自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的数据显示,1月份春节因素带动南京“住”“行”及文娱服务价格环比上行,其中,飞机票价格上涨5.8%,交通工具租赁费上涨10.6%,电影及演出票价格上涨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