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年画,承载着中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几代中国人最深刻的、关于传统的记忆。不同于民间寓意吉祥喜庆的木板年画,“岁朝清供图”是属于文人士大夫们的意趣年画。
郎世宁 岁朝清供图
岁朝清供,即传统正月初陈设于案头的清雅物件,一般认为是祀神的遗风,给烟火味正浓的春节增添了几分雅趣。它始于唐代,起先不过将雅玩之物精心摆设于临窗的案几上,渐渐地也有将这些物品勾染成画挂壁,意在祈福纳祥。从宋元开始,“清供图”就被作为岁末年初应景的题材而入画,“清供”,又称清玩,由佛前供花发展而来。一指清雅供品,如松、竹、梅、鲜花、香火和食物;二是指古器物,盆景等供玩赏的东西,如文房清供、书斋清供和案头清供。
陈洪绶《岁朝清供图》
在常州博物馆中收藏着的这幅清代画家汤禄名的《岁朝清供图》卷轴,画面绘有牡丹、南天竹、腊梅、水仙及鳜鱼,寓意富贵长寿、高洁坚贞与年年有鱼。绘画风格整体为常州画派没骨小写意一路,笔墨淡逸,而南天竹的红艳又十分夺目,对比强烈,平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可谓雅俗共赏。款署:“幼名大兄姻世讲雅属,汤禄名。”款下钤白文“汤禄名印”,朱文“乐民”二章。
上款中的“幼名大兄姻世讲雅属”,“姻”是指具有姻亲关系的人,“世讲”是与同僚交谊较深,对同僚后世子孙称“世讲”,则可知幼名是汤禄名的年长同僚之子。“雅属”,属通“嘱”,即这幅画实际上是幼名请汤禄名画的。白话文大意为:幼名世讲表长兄嘱我画此,请雅正。
恽寿平 莳花食果
“岁朝清供图”可供选择的题材众多,后世选择景物多为含有吉祥寓意的花卉,配以各种雅器自由组合,以寄愿新年福寿康宁,又赋予新春吉祥寓意与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寓意着多福多寿的佛手,多子多孙的石榴,年年有余的鲤鱼、莲藕,喜上眉梢的梅花、喜鹊,平安如意的花瓶、如意等,都是画家笔下常见的吉物。汤禄名人物、仕女、花卉、禽鱼皆擅,尤以花果禽鱼最为人称道,秀润雅逸,格调颇高,是常州画派后期传人中成就较高的画家。
恽寿平 没骨牡丹
牡丹是常州画派中最常见的题材。在这幅馆藏作品中,有明显的模仿常州画派开山祖师恽寿平的痕迹,恽寿平的牡丹妍丽脱俗,和他的朋友唐炗素有“唐荷花恽牡丹”之称。他开创的“沒骨工笔形态”的新画风,既继承北宋工笔花鸟画重视写生的绘画传统,也受元明小写意或兼工带写风格的影响。恽寿平的画作传世颇多,作为以卖画为生的画家,其花鸟作品就要照顾到世俗的审美,这类作品色彩艳丽层次丰富,花卉的色、光、态、韵在恽寿平笔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令人耳目一新,且依然能达到“摄情”的境界。但同时他也反对因为学他导致过分工整艳丽的风格,“近日写生家多宗余没骨花图,一变为秾丽俗习,以供时目。然传模既久,将为滥觞,余故亟构宋人淡雅一种,欲使脂粉华靡之气复还本色。”汤禄名所模仿的,正是恽寿平更具古代文人墨客古雅情调的第二种类型的作品。
吴昌硕 吉庆平安
海上画派代表画家吴昌硕几乎每年都画《岁朝清供图》,却很少取材于牡丹,他在《缶庐别存》中有一段话披露了其用意,文曰:“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
娄师白 岁朝清供图
清供在明清时期的盛行,让“清供图”和“四君子图”、“岁寒三友图”一起成为文人画题材中较为固定的图式,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虽然文人墨客的际遇千差万别,但内心那份独与天地万物精神往来的洒脱自在却永恒不变。在文人的世界里,一轴画、一囊琴、一瓯茶、一炉香,净几明窗,几片闲云,小园幽径,岂不乐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傅秋源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