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康旭阳 摄
江南时报讯(记者 康旭阳)高峰时段驾车也能一路畅通;“智慧眼”代替人工识别工地异常;手术室里也能观看3D“大片”……在“2020南京创新周”来临之际,记者探访了南京几家创新企业,解锁黑科技,看创新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
绿波带让城市变“快”
驾车乘车能否实现一路绿灯?位于秦淮区白下高新区的中设设计集团让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集团智能交通研发中心负责人徐海潮向记者展示了该集团设计研发的公交优先系统,利用红绿灯来确保城市公交在行驶过程中畅通无阻。在城市智能公交沙盘上可以看到,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设定下,公交车在到达每一个路口时,红绿灯都是处于绿灯状态,以此确保公交车通行效率达到最高。
随着社会节奏的变快,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拥堵。而绿波带的出现,让私家车一路畅通也变成了现实,一定程度上让城市变得更“快”。
徐海潮介绍,南京河西的绿波带便是由中设集团量身定做的,在绿波带上以规定好的60码车速行驶,此时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把车流所经过的各路口绿灯起始时间做相应的调整,便能确保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正好遇到“绿灯”,并且绿波带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也能确保汽车一路绿灯。有数据显示,高峰时期,设置绿波带的道路平均车速能提高15%,相关道路的通行效率甚至提高了53%。
据悉,本次创新周期间,中设集团还重点推出了“营运小客车”这一创新产品,该产品目前已在南京等地已经投入使用,后期将为现有网约车提供监管服务,确保网约车的运营与安全。
智慧眼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一款看似平平无奇的摄像头有何特别之处?南京江行联加智能云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答案。
江行智能研发的泛在智慧眼的产品搭载了边缘计算核心板JX EdgeBase,具备在边缘侧对输电通道进行异常识别和远程告警功能,通过图像识别算法识别导线异物、烟雾山火、附近存在施工机械、附近存在吊车、附近存在吊塔等异常情况,并实时将告警信息回传至后台和移动端。
公司工程项目经理邹凯介绍,以往巡检人员需要跋山涉水去山区巡查,如今有了泛在智慧眼,巡检人员不用去现场便可及时发现问题。同时,泛在智慧眼在零下40°、零下70°的极端室外环境下也能稳定续航。
手术室也能看3D“大片”
一台显示器同时显示两种色阶,手术室里也能看3D“大片”……在鼓楼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智慧医疗令人大开眼界。
医学领域中,数字X光片、核磁共振成像和断层扫描影像的细微灰度变化都会传递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高分辨率、高灰阶度、高亮度、一致性和稳定性等特殊要求使得医用显示器跻身高技术壁垒的高端医疗器械的一员。而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的彩色灰阶自适应技术这一国际专利打破了技术壁垒,保证灰阶和彩色影像同时正确显示,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医学图像需要调用曲线来进行色彩校正,以往技术无法一次性调用两路曲线,而巨鲨的彩色灰阶自适应技术可以解决难题。这一专利技术也运用在巨鲨的很多产品上,例如报告审核专家及显示系统C620,除了拥有彩色灰阶自适应技术以外,还具备极高的分辨率、高亮度和16bit灰阶 (65536级),内置DICOM标准的LUT等技术,使得C620更能适应于要求极高的临床诊断应用,带来了从单一阅片到复合阅片的改善。目前巨鲨研发的医用显示器已在国内多家大型医院使用。
除了C620系统,在巨鲨的一体化手术室内,记者运用医用裸眼3D,身临其境感受了一回手术室里看大片。
以往技术中,医生需佩戴3D眼镜,才能在3D显示器上看到立体的手术画面。然而一台手术往往持续数小时之久,3D眼镜戴久了不仅会头晕,更容易起雾,极易造成视觉疲劳,增加医生判断风险。“裸眼3D”技术通过全球领先的3D算法,呈现出高清立体的3D画质,能够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更真实地还原患者体内的3D纵深感,也能让医生摆脱眼镜的束缚,在手术室里也能看“3D”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