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助力旅游企业“疫”后新生
2020-05-14 19:59:00  作者: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彬彬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为帮助旅游企业应对疫情冲击,缓解经营压力,日前,江苏省财政厅出台政策:对江苏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2019年已投放贷款项目,免除2020年1—6月份利息,对还贷有压力的旅游企业可延长不超过一年的还款期;对中小微旅游企业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给予低息贷款支持。

在上述政策的支持下,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江苏多个旅游景点迎来了疫情后的新生。

暖企:减免融资利息约2500万元

1月23日停业,由旅游带动的农产品销售停滞;农事生产因为员工不能及时到岗也受到巨大的影响。收入几乎为零,拿什么来偿还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利息?疫情发生后,江苏鸿逸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一度寝食难安,直到2月初,他接到了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管理人的电话,这才放下心头大石。

为探索农旅融合,鸿逸泰从2016年开始筹建鸿春锦上添花园暨农耕文化园,该项目在2016年9月和2017年12月分别获得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一笔5年期1000万元授信和一笔3年期700万元授信。电话里,基金管理人告诉他,省财政为企业直接免除了上半年35万元利息,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

“截至2020年4月末,基金在贷项目98个,贷款余额114350万元,累计为旅游企业节省减免融资利息约2500万元。”省财政厅金融处负责人表示,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于2013年9月设立,是省财政厅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扶持省内旅游产业发展而设立的全国首只旅游业发展基金。基金由省财政厅、省文旅厅组成管委会负责项目入库,基金管理人江苏再保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市场化运作,以银行基准利率为项目库内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七年来累计投放贷款39.65亿元,支持旅游企业482户次,旅游项目185个。

蓄能:为企业驱散疫霾注入资金活力

暖心之策大大提振了企业驱散疫霾的信心,更帮助他们积蓄能量,调整状态,瞄准行业变化,深挖市场潜力,为全面复苏打下坚实基础。

政策帮助企业休养生息,企业则抓紧时机提档升级。“很快,我们将给游客带来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江苏海州湾发展集团董事长施军生说,去年12月,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为海州湾投放贷款1500万元,主要用于景区基础建设。现在,原本用于偿还利息的资金将用于继续提升、完善连岛-羊山岛旅游景区、云台山景区、老街展馆等相关景区建设。

今年江苏鸿逸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要做的事儿也有好几件:改造民宿;打造中小学生农学研学基地;对现有的农业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全域物联网建设;推出“扶农利民”活动,既帮助农民卖菜,又给市民带来便捷和实惠。“走产业深度融合的路子,随时准备迎接下一轮旅游季的到来。”鸿逸泰董事长陈平对企业未来充满信心。

寻机:从“新”推动行业全面复苏

旅游业的复苏不应是简单的重新开门纳客,而是要更加准确地把握人们的消费新趋势。在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支持下,旅游企业在捕捉和创造机遇上下功夫,于此同时,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也加快了挖掘市场新潜力、培育旅游新业态的步伐。

疫情发生以来,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逆周期调节能力,基金投入的方向也透出一股新意。“基金正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今年1-4月份累计投放5个项目中,苏北项目有4个,投放金额占当期投放总金额的86%。”基金管理人江苏再保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亮举例说,基金对东台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放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国家4A级景区东台市西溪景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该景区目前入选江苏十大新景区、获批建立省影视基地。

此外,张宏亮说,疫情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旅游企业需要加强收支管理、债务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未来规划与信息联通等,避免盲目投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基金管理人将持续做好疫情后的长期金融服务,防范疫情导致的后续金融风险,帮助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彬彬

标签: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旅游企业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