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出示苏康码和身份证。”“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请张大嘴,放松,大声发出长长的啊音。”苏州市姑苏区万佳花苑小区里,志愿者朱晓洁正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和信息录入工作,“倒春寒”的早晨,憋闷的防护服里衣服早已湿透。自苏州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像朱晓洁一样的志愿者义无反顾奔赴战“疫”一线,奉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2月15日晚,在接到姑苏区民卫局请求支援的通知后,苏州市华夏口腔医院积极响应号召,闻令而动,汇集了一支由全院各科室精兵强将,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资深的医护们和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组成的“华夏口腔、守护你我”先锋队,支援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出发前,院长朱鹏再次叮嘱大家,疫情当前,全体医务人员要切实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加强自我防护,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放心吧,我们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都准备好了,出发!”
伴随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一声声对党忠诚的许诺,2月16日,第一批志愿者迅速出发,奔赴各社区,迅速投入战斗。
平日里,他们是口腔人,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疫情突起,他们逆行至战“疫”一线,化身核酸检测员、秩序维护员、信息采集员,用实际行动书写口腔人的使命与担当。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2月18日,副院长吴伟华和他的妻子李玉莎带领其他16位同事到市疾控支援核酸检测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接触到核酸采样样本,有暴露风险,因此全体同志都需要在酒店闭环管理至风险解除。到达当晚,他们就马不停蹄工作到次日凌晨五点,完成了一万三千多份样本的编码工作。19日恰逢吴院长生日,对他来说,这个生日很有纪念意义,他说:“我们夫妻都在这里抗疫,‘四班倒’作息没有规律,经常凌晨还在工作,只能抽空和家里联系。好在孩子特别懂事,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
吴伟华一家只是苏州市华夏口腔医院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庭的一个小小缩影。正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才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哪个社区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个社区!社区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一切听从指挥!”疫情发生后,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周佳琪和牙体牙髓病科医生乔飞夫妻立即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他们于22日参加了白塔社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天未亮他们就提早到达采样点,进行现场布置,只为确保一早准时启动检测,不让居民多等一分钟。
牙体牙髓病科副主任医师茅育红在听到社区需要志愿服务时,第一时间报了名,多次前往社区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其丈夫也参与到了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黄码患者检测工作中,进入闭环管理。正在读初三的女儿只能一个人居家上网课,自己照顾自己。茅育红说:“一家人能保持默契,一起为疫情防控贡献绵薄之力,是无比光荣的事情!”
同为医院护士的张菊和陶永洪所在第一梯队所服务的博雅苑小区与封控区域之一的天辰花园仅一墙之隔,地理位置的接近导致了博雅苑里绿码和黄码混杂。除了现场稳定秩序,高效进行核酸检测,为了尽快联系到每一位居民,达到“应检尽检”的要求,他们和队友一起主动上门,为一些年老体弱、高龄、残疾及行动困难户进行核酸采样,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此次疫情防控中,医院还涌现了大批优秀青年职工,关键时刻用实际行动接受了党组织的考验。
“还好还好,我还能再坚持一会!”寒风凛冽的夜晚,在木渎同春社区坚守了8个多小时的郭云龙是医院一名青年职工,获知疫情后,他向党总支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第一时间加入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居民核酸采样任务。与此同时,医院还接收到了陈圣洁、姜慧敏等五位青年团员的入党申请书。作为在党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彰显了90后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冰天雪地中、冷风骤雨中,他们是今春最美的风景!
灯火阑珊中、晨光熹微中,他们是点亮城市的微光!
危急关头,闻令而动,勇担使命,逆行出征,这就是华夏人的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苏州市华夏口腔医院已派出志愿者230人次,勇做战“疫”先锋,深入市疾控、医院、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尽己所能,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