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09时12分,受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二次登陆影响,南通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自7月25日14:00,南通碧桂园管家闻“汛”而动,与暴雨对峙,在园区排查台风隐患。
(社区防汛现场)
物业经理王江漫在排查途中遇到了正欲独自外出的李阿姨(化名),暴雨刚过,地面湿滑,王江漫看到后立马上前搀扶,并将李阿姨劝返回家,随后将其所需要的物品买好送上门。身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江漫知道李阿姨的子女均在外地,对这些“搭把手”的小事也乐此不疲。
“烟花”易冷,服务恒温。台风“烟花”裹挟狂风暴雨侵袭而来,像王江漫一样的党员先锋们,从深夜到白天,坚守不疲,压实责任。
风雨中,南通碧桂园“红色物业”的牌子显得格外鲜亮。
“红色引擎”指引下,社区里形成了“红色集群”
个体的行为往往是群体意志的投射。
2019年起,南通碧桂园社区就建立起“党员之家”红色基地,通过将红色电影、红色公益等活动带入社区,联动起更多的小区流动党员,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纽带的“红色集群”,越来越多像王江漫一样的物业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内发光发热。
2020年5月,碧桂园南通区域党支部与社区、物业党支部三方联动,组建区域党建联盟,构建社区“大党委”党建共建新格局,实现区域党组织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推动社区发展。
2020年7月,王江漫所在的南通碧桂园小区作为南通开发区首个“红色物业”试点,以“金凤凰 红管家”为品牌,打造物业服务“红色堡垒”。
在党建引领下,小区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设立“红色议事厅”,研究解决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汇集物业服务“红色力量”,充分利用“红色光甲”“红色网格员”“红色楼道长”,形成社区“红色集群”。
(红色物业社区活动获业主点赞)
在刚过去不久的7月7日,在社区“党员之家”活动室内,5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红色电影《革命者》。随着电影画面重回那段历史,基层党员们也见证了在敌强我弱之时,共产党如何点燃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在内忧外患之中,如何创建起一支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
“我以我们党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骄傲。”南通碧桂园党支部王江漫说道,“作为一名社区基层党员,我将从这部电影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奋发有为!”
支部建在工地上,“咱们工人有力量”
信仰是一种光芒,可以给予力量以及前行的方向。
7月5日晚,“人民的信仰跟党走”文艺演出在南通市崇川区唐闸镇街道尖沟头社区碧桂园公园星荟项目党支部工地精彩上演。
演出开始前,工地党支部书记罗先泽特意来到后台为即将登台的工友们打气。为了准备好这首大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工友们排练了近两个月。
(碧桂园公园星荟工地党支部文艺演出)
“当时选这首歌不仅是为了展现建筑工地上的红色力量,也是借着演出排练的机会,让广大工友们感受到、参与到党支部的红色活动中,通过这种工友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真正做到将党建延伸到建筑工地中来。”领唱员徐工介绍道。
工地与社区、乡村有不同特色,一个工地工期动辄几年,民工工友规模有一两千人,大家一起劳作、一起生活,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基层党建工作少不了。为响应碧桂园集团党委“支部建在工地上”的要求,碧桂园公园星荟项目于今年7月正式获批成立工地临时党支部,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和人文关怀等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据工地党支部书记罗先泽介绍,碧桂园公园星荟项目党支部把维护民工工友权益与生活关怀作为己任,将继续着力监督民工工友工资发放,开展夏日送清凉、消防/应急演练、节日慰问、“送体检到工地”和“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与此同时,也将突出思想引领,组织农民工定期学习,定期召开工地组织生活会,并且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自2019年7月碧桂园在北滘新城成立第一个工地党支部以来,一年时间,党的旗帜如星火燎原般出现在建筑工地上,如今已在全国组建了210个工地党支部。在南通,除了公园星荟项目之外,海安、港闸等多个碧桂园工地上如今也是党旗飘飘。
多方共建模式,实现1+1>2的样本效应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作为碧桂园南通区域党支部工作时间最久的一名党员,周再望自2007年加入碧桂园以来,就把党组织关系转移至此,晃眼间14年过去了,周再望将在党支部的工作一一记录在沉甸甸的工作笔记中。
赈灾救济、奖教助学、社区公益、抗击疫情……在坚持长期主义的信念下,党支部参与到了越来越多的公益事业中,也探索出了一条多方共建的道路,实现了1+1>2的样本效应,塑造了“党建+公益”的标杆。
2020年8月26日,党支部与南通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党支部、南通交警一大队党支部达成“三方共建”模式,形成了“以共建深化创新、以党建推动发展”的新局面。
(“三方共建”为交警队送清凉)
2021年5月30日,党支部与市慈善总会、市社会捐助工作中心携手同行,周再望带领碧桂园南通区域的党员志愿者来到困境儿童家中,为他们送上《青少年学党史》等红色读本,希望孩子们了解党史、发奋学习,立志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2021年7月,党支部再次积极响应南通市慈善总会、南通市社会捐助工作中心的活动号召,共同参与开展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
不止于此,碧桂园南通区域党支部还组建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持续三年开展“毅行——保护母亲河,支持长江法”的志愿服务活动,徒步5公里,义务清理江边的生活垃圾、杂草树枝以及废弃漂浮物等,维护长江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2011年进入南通以来,碧桂园南通区域累计打造50余个优质人居产品,助力通城人民美好生活,今年“五一”开业的启东凤凰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镇区级商业繁荣。
十年如一日,通过党建、公益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碧桂园在践行社会责任,共建美好南通的路上从未止步。
自1997年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拿出100万元第一次“秘密”捐助贫困大学生开始,他和碧桂园的“社责”之路至今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
在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方面,碧桂园已然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党建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爱党爱国家的企业文化凝聚20万员工,把党建工作延伸到2000多个项目工地、2000多个碧桂园社区和3000多个帮扶乡村,进一步影响十万合作伙伴、百万农民工友和千万社区业主,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企业党建文化和党建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