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育小镇”样板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调研西善桥街道
2022-09-06 21:2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雅倩  
1
听新闻


“理想教育小镇”样板是这样炼成的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调研西善桥街道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教授,在江苏敏捷创新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张晓东、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基础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唐双杰的陪同下调研了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经过走访考察,薛二勇认为,在西善桥,教育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薛二勇


在这里,教育政策落到了实处

  调研以在西善桥街道发展中极具典型意义的齐修社区为起点。作为南京困难人群较为集中的社区,齐修社区各类情况复杂。为做好群众服务,西善桥街道以教育创新破题,耕耘出一套极具实效的社会治理模式。

  走进齐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能看到集理发、缝纫修补衣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惠民小屋”,每次只需5元的理发服务让居民既满意又舒心;健身房内各类器材齐全,不时传来打乒乓球的声音;养老护工值守在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墙上醒目地张贴着标注科学管理全社区老人动态的“三色”榜单;儿童阅读及活动室、居民议事室、听课间等配备齐全、分类精细,各活动空间陈设规整、干净整洁……这都让薛二勇频频点头,赞叹不已。齐修社区这些保障服务和文娱课程的背后,是街道持续加大投入,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力量,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的结果。

  步入文艺气息浓郁的“初见书房”,不同年龄的读者在这里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知识的拓展;漫步“白家山名人铭园”,路边孩童朗诵着文化墙上书法名家书写的中外名句;从视频短片中感受街道“向善家长学校”“岱山新市集”“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等品牌项目的影响力……薛二勇说,他来到西善桥之后,惊喜地发现,教育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西善桥社区在美好生活、美好教育中做出了创新性的探索。

在这里,理想教育展现大局意识

  薛二勇长期研究教育政策,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工作,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有关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关注各级各类教育政策与治理理论与实践,以及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关系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薛二勇看来,西善桥街道所践行的理想教育展现出了大局意识。“很多人一谈到教育,总是在探讨学校该怎么管理、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这些当然重要,但教育不能囿于校园。”薛二勇说,“我们要站在更高层面,以系统思维、全局观念来做好教育这篇大文章。”

  国家为什么颁布“双减”政策?因为教育政策综合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大局。“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而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永远居于第一位。”薛二勇表示,在这一方面,西善桥街道的探索具有典型意义,这里的教育关注的是孩子全面发展,探寻的是全民素质提升,指向的是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在这里,政府引领功不可没

  创新教育路径,西善桥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有机统合在一起。这里不仅通过学校教育让小朋友牵动家长一同进步,也通过家长学校引导家长,还通过开放大学、社区活动等让孩童、中青年、老年牵起彼此的手,共同学习前进……西善桥为辖区织就了一张层层互联的教育网络。薛二勇说:“这就使教育发挥出了1+1>2的作用。”

  教育领域素有一种争论,即“通过教育实现好的社会治理”还是“通过好的社会治理来支撑教育”。薛二勇认为,二者并不存在矛盾对立,而是协同一体、相互增益的。西善桥很好地调和了二者的关系,看准了教育正向功能并将其发挥出来。“这就是系统思维。”薛二勇说,不论做教育工作还是社会治理,一定得有系统思维,不然只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应包含家、校、社三方合力。其中,学校教育是主阵地,社会教育是辅助地,家庭教育是支撑地。薛二勇表示,西善桥街道教育实践启示告诉我们,除了以上三者,应该再加一项:以政府治理为牵引力。因为如果没有政府牵引,主阵地、辅助地和支撑地很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效应。

  近年来,西善桥街道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大教育助推社会治理为突破口,强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大限度凝聚社会治理广泛共识和巨大合力,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致力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标签:西善桥街道;教育;社会治理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