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高新区,保供路上最美的身影
2022-04-16 11:2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袁福荣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为切实满足封控区、管控区居民群众的生活物资需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组建群众生活物资保障组,由农业服务中心、经服中心、资产办、强村公司和玉叶基地等农口部门全体成员40余人组成,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在保障工作开展期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三农”工作者们在这特殊时刻,用温情输送从田间到餐桌的三农情怀。

  敢于担当,立足基地建起保供货源堡垒

  玉叶基地是市政府菜篮子基地,一直承担保供的艰巨任务。疫情当前,基地负责人陈颖主动承担起高新区封控区、管控区的蔬菜保供任务。

  陈颖在群众生活物资保障组中主要负责从市内外调度群众基本生活物资,接到任务后,迅速行动,带领团队没日没夜的投入到保供战中,除了将本基地的蔬菜全部采收到位,还积极与合作基地和签约基地联系,确保货源充足,落实货车分类管理,申领绿色通行标志,派专人24小时在高速路出口等候接货。自4月3日以来,陈颖从南通等市内外紧急调运肉类和各类蔬菜100余吨。每天几乎要接打几百个电话,顶着体力和心力的双重压力。

  陈颖牵头成立品控组,从肉类及蔬菜的品种搭配及质量两个方面下功夫,肉类采购渠道正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蔬菜则大多来自有机农场,牢牢把控肉、菜的品质。随着居民群众需求份数的日益增多和气温的增高,陈颖积极与供货商沟通,及时改进肉、菜品种,增加果菜等耐储存的品种,搭配少量叶菜,确保食材新鲜。

  在陈颖的有力调度下,每日配送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很快她就遇到了难题,4月7日、4月8日两日的订单激增到2000余份,是之前订单量的4-5倍,现有的库存远远不够。陈颖连夜联系供应商,期间打了百余个电话,终于敲定蔬菜品种和数量,然而一些外地的车辆因当地疫情防控政策无法进入昆山,陈颖又重新联系其他地的供应商,联系好后已是凌晨12点了,陈颖此时还没有吃晚饭,而凌晨2点半她就要起床准备当天的蔬菜礼包了。

  陈颖尝试从不同省市调货,蔬菜品种包含茄子、辣椒、番茄、萝卜、莴笋、黄瓜、土豆、莲藕、芹菜、包菜、菠菜、韭菜、茼蒿、芹菜、台白菜等,肉类包含猪肉、白条鸭、鸡翅根等,每日荤素搭配,且尽量保证配有一个叶菜,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面对疫情保供大考,陈颖执着坚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以菜篮子保供为使命的誓言。

  即使带伤,也要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

  配送组主要负责基本生活物资的配送工作,该组人员由农口部门的男同志组成,最年轻是的95后,年纪最大的已然奔六了,平均年龄在45周岁以上。为确保每日十点之前将大礼包送到相关村或社区,配送人员和分拣包装组一起分拣、包装,配送组在经历一场包装、装车流水线大作战后,稍作休息更换防护装备后就开始一天的配送工作了。自4月5日开展配送工作以来,配送组成员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静默期很多路段被封的前提下,均圆满完成了配送任务。由于相关社区、行政村的需求不同,每组的配送数量并不均衡。农服中心高学林、钱卫等总是要求配送份数最多的一组,从不计较路程远近。

  钱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在多次担任核酸检测录入员后,有复发迹象。此次作为基本生活物资配送人员,他深感责任重大,带病上阵,主动要求担任货车司乘人员,到目的地后,忍着疼痛卸货。此外,钱卫组的组员徐友明,患有腿疾,脚上装有钢板。大家笑称他们是“病员组”,但就是这样的组合,自4月5日配送以来,是配送份数最多的小组,截至4月14日,钱卫组配送礼包数量超2600份,约占配送总份数的三分之一,他们这种“舍小我”的精神激励着所有保障组的成员。

  此外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配送组工作人员,他们坚守初心,在配送岗位上发光发热,谱写赞歌!年轻的95后配送员手指被车门夹伤,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完成每日的配送工作。

  工作“小插曲”并没有影响配送组的工作热情,他们依然“奔跑”在路上,将暖心的蔬菜礼包送上老百姓的餐桌。

  放下“笔杆子”做起保供“大管家”

  “你们两个负责装萝卜,一袋2个左右;你们这边负责传送萝卜到下一组装青椒……”,原来负责撰写申报书的“笔杆子”如今正举着大喇叭干起了分菜的活儿,她就是高新区农业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唐静,自昆山高新区疫情严峻以来,她便成了保供“大管家”,承担起了封控、管控区的群众生活物资保障统筹任务。

  她直言,在这场协同“抗疫”战线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人。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可供她调配的就是一支临时组建的队伍,这些人几乎都是零经验,如何让这支“临时战队”发挥最强战斗力,成为她当下最紧要解决的问题。

  当晚接到任务后,她迅速划分工作小组分配工作职责,将所有人分成了5个小组,统计组负责统计汇总重点区域的需求,调运组负责联系调配物资,分菜组负责分拣蔬菜及包装,运输组负责运输物资至重点区域各点位,后勤组负责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作为统筹人员,她需要在拿到订单总数后及时与调运组沟通,安排配送菜单,并及时发布分装任务。截止目前,日订单量最高峰达到2239份,分配物资量超1吨,为确保第二天10点之前准时送达各点位,她早早赶到加工中心,提前演练分拣、包装流程,提前掌握各流程细节点,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制定更细致、全面、高效的分工,行成流水线作业方案,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疫情防控期间,居民餐桌上的叶菜需求是最为旺盛的,而连日的高温天气,叶菜的储存成了一项巨大挑战。为让老百姓吃上新鲜菜、放心菜,她及时调整工作时间,带领组员开启“夜班”工作模式,最早在凌晨三点就起床赶赴加工中心,在4℃车间开始当天的分拣、包装工作,做到当日分装、当日发车,最大程度确保了菜品的新鲜。

  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她带领物资保障工作组的队员迎着晨曦出发,踏着星夜而归,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牢牢守住重点区域人民群众的生活基本线,以精准高效的物资保障能力为全面打赢疫情阻击战保驾护航。截止4月15日,累计配送近45吨物资保障包。

  她们化身“疫”线保供“客服”

  “您好,请问是**社区的**么,请问你们后天确定是没有需求吗?怕您没看见群消息,错过后天的订菜,特意电话提醒您……”她们每天都会打好几个这样的电话进行沟通,确保需求统计准确、到位,完成疫情防控期间封控、管控区群众生活保障物资需求信息的统计工作。

  4月3日晚上八点,刚结束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引导工作的她们接到单位通知,需立刻收拾好个人物品到指定地点集合,开启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物资保障任务,任务下达后,她们迅速收拾好个人生活物品,伴着路灯奔赴集合点。晚上十点所有工作人员集结完毕,在酒店房间参加了简短的工作布置会议,当天晚上即刻分工开展重点区域信息摸排工作,设计统计基础表格,连夜统计重点区域对接人、封控户数等相关信息,形成重点区域保供第一手资料。

  掌握一手数据,服务资源调配。第二天,信息统计小组根据摸排信息,组建昆山高新区生活物资保障微信群,将相关办事处、行政村联络人员集结到群内,同时对接玉叶生鲜基地,获取配送菜单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在群内,紧急开展5日需求订单统计工作。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她们同时采取电话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沟通,避免出现需求遗漏。统计完所有重点区域内的需求后,她们立刻汇总给玉叶基地以便紧急调配货源,确保蔬菜供应充足。她们深知基础统计工作的繁琐与责任,为确保不漏一区,她们每天都跟办事处、行政村电话一一确认,生怕出现遗漏。同时她们也负责沟通群众对于保供物资的反馈,并一一做好登记、解释和处理工作。她们调侃自己成为了保供物资组的“客服”,每天处理需求和售后,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有问题随时沟通联络,她们把群众的所急所需,始终放在心上。短短一周时间,连续开通了好几个200分钟的通话语音包。

  她们不仅承担信息统计工作,也穿梭在物资保障工作组的各个岗位上。她们与其他工作人员一同早起,利用早餐时间为大家测量体温,查验双码;她们比其他人更早赶到工作车间,清点防疫物资,在发车前做好疫情防护用品的发放;在等待数据上报的间隙,她们就加入到分拣、装包的流水线工作上;在其他组员进行休整的时候,她们又开启了与各办事处、行政村的沟通工作……对于参与多个岗位的工作,她们丝毫没有怨言,认为身为保障工作组的一员,就要与大家并肩作战,发挥自己的能力,切实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她们用耐心、细心,保障老百姓居家的安心。截止4月15日,完成累计4个办事处、6个行政村共计32个重点区域的统计工作,统计需求共计9620份。

  (江南时报行走江南工作室 袁福荣)

标签:昆山;防疫;生活物资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