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2020年成绩单陆续公布
江苏上市银行资产规模持续扩张
江南时报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外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对上市银行影响如何?数据显示,商业银行2020年全年累计净利润为1.94万亿元,同比下降2.71%,打破此前连续多年的增长趋势。相对而言,江苏上市银行的经营状况一如既往的稳定,部分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速仍然较快。而疫情也加快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正不断深化技术与业务融合模式,加快建设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银行。
商业银行
全年累计净利润负增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方面,银行业在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竞争更为激烈。
经历了多重考验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面临压力。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2020年全年累计净利润为1.94万亿元,同比下降2.71%,打破此前连续多年的增长趋势。
根据Wind数据, 2020年51家上市银行总资产规模整体增幅超过10%,但营业收入增幅不足5%,归母净利润更是几乎停滞不前,仅微增0.15%。其中,国有行整体表现较为稳健,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总额均实现同比增长。
从归母净利润上来看,51家银行全部实现正收益,工商银行依然以超3000亿元的盈利规模领先。与2019年相比,锦州银行、宁波银行、厦门银行等11家银行录得5%以上增幅,而渝农商行、泸州银行、华夏银行等14家银行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金融业主管合伙人朱宇表示,截至2020年末,统计的38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万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15.37%;不良率微升0.04个百分点至1.51%,不良额与不良率“双升”,逾期率则有所回落。这主要是因为上市银行风险识别能力提升、风险分类标准不断提高及不良处置力度加大。但上市银行仍需密切关注中长期的信用风险暴露,并提前布局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江苏上市银行
资产规模增速上双
2020年,随着全年信贷投放力度加大,商业银行资产增速大幅提升。据银保监会披露,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总资产265.79万亿元,同比增长11%,较2019年同期提高近1.9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江苏上市银行整体经营状况非常稳定,营收净利小幅增长,资产规模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速。
苏州银行发布的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3.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40亿元,增幅9.97%;实现净利润27.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5亿元,增幅4.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7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9亿元,增幅4%。该行资产总额3880.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5.97亿元,增长12.98%。
江阴银行的年报显示,得益于地方经济的强劲复苏,该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3.5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长4.36%;截至去年末,该行资产规模达到1427.66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规模与效益“双稳增”。去年末,该行各项存款总额突破千亿、达1030亿元,比年初增长10.7%;各项贷款总额802亿元,比年初增长14.3%,其中实体经济贷款占比90%以上。
再来看看常熟农商银行的表现: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5.82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净利润18.03亿元,同比增长1.01%。
值得注意的是,23家城农商行的净利润普遍下滑,整体同比减少9.85%至763亿元,其中东北地区的城农商行下降尤为明显,同比下降63%。
疫情促转型
银行业加快金融科技创新
2020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同时,疫情也加快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加速推进。
如位列全球百强银行的江苏银行,紧抓智慧化变革主线,加速金融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业务端在金融科技赋能下多点开花,质量效益规模稳步提升,为银行业提供了一个“智慧化”转型的典型样本。
2020年,江苏银行不断深化技术与业务融合模式,建立敏捷运行模式,优化考核激励机制,科技引领下的整体协同性持续提升;不断优化IT治理体系,加快重大创新项目建设,对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深入研究,在互联网贷款、智能投顾、线上票据贴现、线上动产质押、跨境业务等领域落地的产品不断增加。
南京银行则提出业务数据化、数据场景化、场景智能化三大转型方向,以大数据为基础,以金融科技委支撑,建设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银行。该行成立信息科技委员会、数据管理委员会、信息技术部门、数字银行管理部门,有序推进金融科技板块建设和数据治理工作。
苏州银行携手华为打造融合Wi-Fi覆盖、智能办公、安全合规、极简运维为一体的智慧园区,为积极拥抱和运用金融科技构建坚实的数字化底座,以无所不在的联接推动金融服务以及运作模式从传统方式向互联网原生的数字化服务转移。
苏州银行不断投入资源适应新时代新变化,聚焦普惠金融、风险防控和群众获得感,促进金融科技进一步与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更深层次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江南)